中國音樂美學史教學研究探討
[Abstract]:How to effectively infiltrate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ancient music thought in the 20th century into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music aesthetics, Undoubtedly,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music aesthetics and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ubject of Chinese music aesthetics.
【作者單位】: 江漢大學文理學院
【分類號】:J601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毅;;綜合視野中的音樂與舞蹈觀照[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2 阿文興;;論音樂教育在素質(zhì)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保山師專學報;2006年01期
3 李道琳;論聲樂作品的抽象因素與歌唱教學的形象化[J];滁州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4 鄭鴻,江蕓,朱昌義;健美操音樂節(jié)奏的內(nèi)在效應探析[J];福建體育科技;2000年06期
5 蘇玲芬;;淺談歌劇音樂中的美感藝術(shù)[J];廣東技術(shù)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6 陳國符;合唱藝術(shù)與高校校園文化建設[J];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年04期
7 李虹;談校園音樂劇活動對大學生成長所起的作用[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4期
8 龔妮麗;;試論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美學特征[J];貴州文史叢刊;2006年04期
9 石蔚;《樂記》音樂美學思想探析[J];管子學刊;2002年01期
10 王磊;關于音樂與道德的多重思考[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君仁;花兒王朱仲祿[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2 戴微;江浙琴派溯流探源[D];上海音樂學院;2003年
3 黃漢華;抽象與原型——音樂符號論[D];暨南大學;2003年
4 高潔;中國手風琴音樂藝術(shù)發(fā)展史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03年
5 侯立兵;漢魏六朝賦多維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6 王思琦;1978-2003年間中國城市流行音樂發(fā)展和社會文化環(huán)境互動關系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5年
7 傅晶;魏晉南北朝園林史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8 易存國;樂神舞韻:華夏藝術(shù)美學精神研究[D];東南大學;2001年
9 時宏宇;宗白華藝術(shù)學思想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10 柯卓英;唐代的文學傳播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秦琴;《溪山琴況》中的音樂審美思想[D];四川師范大學;2001年
2 徐姍娜;簡論文學和音樂的關系[D];廈門大學;2001年
3 梁江歌;論中國揚琴伴奏藝術(shù)[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4 張t,
本文編號:23164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yuetheory/2316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