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商樂“名”、“實”、“源”、“流”考辨
[Abstract]:Qing Shang music originated in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and flourished in the six dynasties. It opened up the Middle Ancient Jiyue era represented by singing and dancing, and laid the found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 However, the academic circles have a confused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name" and "reality" of the Qing commercial music. How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nd achieve the unity of "name" and "reality"?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name of Qing Shang music is fixed and the reality is changing. " The definition of "name" and "reality" can only be clearly defined by combing "source" and "stream".
【作者單位】: 湖州師范學院藝術(shù)學院;
【分類號】:J609.2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丁承運;清商三調(diào)音階調(diào)式考索[J];音樂研究;1989年02期
2 劉明瀾;魏氏三祖的音樂觀與魏晉清商樂的藝術(shù)形式[J];中國音樂學;1999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榮強;從計斷九月到歲終為斷——漢唐間財政年度的演變[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2 陳麗;童廣俊;;唐后期華北平原賦稅狀況分析[J];滄州師范?茖W校學報;2006年03期
3 劉軍;王詢;;中國南北方漢族居住區(qū)宗族聚居的地域差異[J];東北財經(jīng)大學學報;2007年02期
4 陳慶紀;論“紅葉題詩”的宮怨主題[J];丹東師專學報;2003年02期
5 周長山;漢代城市人口試析[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6 刁培俊;分工與合作:兩宋鄉(xiāng)役職責的演變[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7 左漢林;;唐代協(xié)律郎的任職條件和職責新論[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8 賈麗英;;秦漢時期奸罪論考[J];河北法學;2006年04期
9 唐華全;唐肅宗時期宰相政治探微[J];河北學刊;2002年01期
10 廖健琦;論唐代科舉制的改革及其對當時教育的影響[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延保全;;《捉黃鬼》:中原古儺的遺存與衍化[A];祭禮·儺俗與民間戲劇——'98亞洲民間戲劇民俗藝術(shù)觀摩與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傅紹良;唐代諫官與文學[D];陜西師范大學;2002年
2 江林;《詩經(jīng)》與宗周禮樂文明[D];浙江大學;2004年
3 曹建國;出土文獻與先秦《詩》學研究[D];復(fù)旦大學;2004年
4 高慧斌;南朝學制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5 王建國;東晉南遷士族與文學[D];復(fù)旦大學;2005年
6 方卿;專制與秩序[D];復(fù)旦大學;2005年
7 周奇;唐代宗教管理研究[D];復(fù)旦大學;2005年
8 李智君;邊塞農(nóng)牧文化的歷史互動與地域分野[D];復(fù)旦大學;2005年
9 翟建宏;管子經(jīng)濟思想研究[D];鄭州大學;2005年
10 王文成;兩宋白銀貨幣化研究[D];云南大學;200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賽;夏野學術(shù)成果之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3年
2 張娟;中國先秦時期的音樂科技研究[D];山西大學;2004年
3 陳世柏;湘州與南朝政治[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4 陳志勇;唐代家訓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4年
5 王薇;曹S嵊虢ò參難勐訹D];吉林大學;2004年
6 谷穎;伏生及《尚書大傳》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7 貢鳳娟;柱國系統(tǒng)和西魏政治[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8 徐芬;漢魏之際法家思想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9 周靜;儒學在中唐的衰微及原因初探[D];曲阜師范大學;2005年
10 歐陽鳳蓮;論兩漢的訴訟程序[D];吉林大學;2005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木齋;;論唐代樂舞制度變革與曲詞起源[J];文學評論;2011年05期
2 李f ;;“拂舞”溯源[J];廣東技術(shù)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3 許蓓;;民族管弦樂隊的改革與發(fā)展[J];廣東藝術(shù);2010年06期
4 鄭莉;;明代太常樂官考[J];內(nèi)蒙古大學藝術(shù)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5 俞菁;;新疆維吾爾族民歌聲樂教學方法芻議[J];華章;2011年22期
6 韓啟超;;六朝世家大族樂舞的生產(chǎn)、消費及其經(jīng)濟關(guān)系分析[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6條
1 劉懷榮;;南北朝及隋代樂府官署演變考[A];中國詩歌與音樂關(guān)系研究——第一屆與第二屆“中國詩歌與音樂關(guān)系”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2 劉懷榮;;魏晉樂府官署的演變考[A];中國詩歌與音樂關(guān)系研究——第一屆與第二屆“中國詩歌與音樂關(guān)系”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3 王小盾;;關(guān)于《樂府詩集·琴曲歌辭》的幾個問題[A];中國詩歌與音樂關(guān)系研究——第一屆與第二屆“中國詩歌與音樂關(guān)系”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4 岳珍;;隋唐燕樂小曲考論——關(guān)于詞體發(fā)生方式的研究[A];中國詩歌與音樂關(guān)系研究——第一屆與第二屆“中國詩歌與音樂關(guān)系”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5 鄭國權(quán);;歷代積淀,多元形成——略論泉州南音何以是“中國音樂歷史的活化石”[A];閩南文化研究——第二屆閩南文化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3年
6 鄭祖襄;;詞曲藝術(shù)中的“一曲多用”及其影響下的琵琶音樂[A];中國詩歌與音樂關(guān)系研究——第一屆與第二屆“中國詩歌與音樂關(guān)系”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7條
1 甘肅河西學院 李嵐華;執(zhí)筆:河北大學任桂芬、楊馥卿,中央司法警官學院門素梅[N];光明日報;2009年
2 本報記者 徐驥;“蜀國弦”有望復(fù)活[N];四川日報;2002年
3 朱榕;沖淡典雅的中國古代音樂藝術(shù)[N];中國檔案報;2004年
4 劉旭青;桑麻綠處飄吳音[N];中國文化報;2005年
5 崔冠星;中國音樂與世界音樂的三次接軌[N];中國文化報;2000年
6 河北大學藝術(shù)學院 齊易 苗虎;源遠流長話古琴[N];中國教育報;2003年
7 鄭國權(quán);南音本說“河南話” 千年流傳有遺韻[N];中國文化報;201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漆明鏡;“清商樂”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12年
2 吳大順;魏晉南北朝音樂文化與歌辭研究[D];揚州大學;2005年
3 孫尚勇;樂府史研究[D];揚州大學;2002年
4 王莉;樂府“相和歌辭”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t,
本文編號:22689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yuetheory/2268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