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現(xiàn)“天才”——一個與作曲家相關的哲學命題
[Abstract]:Genius is not an abstract concept. One can clearly feel the unique spiritual force when a composer's creation flashes with some special charm. From the historical point of view, understanding and exploring this kind of spiritual phenomenon and connecting it with the creative activities in the field of music has experienced a course with the help of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
【作者單位】:
【分類號】:J60-02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慶年,王達敏;錢鐘書與休謨哲學[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2 陳祥明;論科學美及其美感[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04期
3 郭承波;;淺論建筑設計中的韻律美[J];安徽建筑;2006年06期
4 王金龍;生活經(jīng)驗轉化為審美經(jīng)驗的心理功能分析[J];安康師專學報;2004年01期
5 高星海;典型——西方藝術審美的最高境界[J];鞍山科技大學學報;2003年02期
6 李劍;論比較教育的目的性與審美性[J];比較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7 陳吉猛;新時期文學理論的審美主義傾向論略[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8 范軍;試論期刊風格的特點[J];出版科學;1999年04期
9 張云軍;英國文學中的哥特式因素與哥特式小說[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10 龍紅;王玲娟;;論中國石窟藝術的設計意匠[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李永東;;區(qū)域文化與20世紀中國小說的消長沉浮[A];巴蜀作家與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論文集[C];2006年
2 王芳恒;;略論宗教對民族歷史文化的貢獻[A];布依學研究(之五)——貴州省布依學會第五次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5年
3 周麗玲;;生命之源:對苗族民間文學的一種閱讀[A];貴州省寫作學會2007年務川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4 李av本;;以屈原為例:西方浪漫主義闡釋的有效性問題[A];中國楚辭學(第六輯)——2000年楚辭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C];2000年
5 管少平;;設計:回到disegno再出發(fā)[A];Proceedings of the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Volume 1/2)[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關士禮;師陀鄉(xiāng)土小說新論[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2 李凱;儒家元典與中國詩學[D];四川大學;2002年
3 金美福;教師自主發(fā)展論[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4 楊合林;玄言詩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3年
5 鐘錫南;金圣嘆文學批評理論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4年
6 高益榮;元雜劇的文化精神闡釋[D];陜西師范大學;2004年
7 鄭國慶;落幕[D];福建師范大學;2004年
8 肖劍南;東有啟明 西有長庚——周氏兄弟散文風格比較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4年
9 許龍;錢鍾書詩學思想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4年
10 劉強;《世說》學引論[D];復旦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海龍;茅盾小說“政治傾向”論[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2 周春林;藝術語言運思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1年
3 馮鞏;相聲藝術創(chuàng)新的探索與實踐[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4 孫寧;“文氣”的生命內涵與美學意蘊[D];西北大學;2002年
5 魏華;陳洪綬與倫勃朗藝術人格心理探析與比較[D];河南大學;2002年
6 李雁華;詩化人生的現(xiàn)實棲地[D];華南師范大學;2002年
7 余學玉;由理性向非理性過渡的橋梁[D];安徽大學;2002年
8 張鑫;愛倫·坡短篇小說的現(xiàn)代性[D];湘潭大學;2002年
9 谷丹;論丹納對茅盾早期文藝觀的影響[D];湘潭大學;2002年
10 朱平;論西方寫實油畫的筆意[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呂驥;回顧過去 展望未來 團結前進[J];人民音樂;1980年01期
2 呂驥;回顧過去 展望未來 團結前進[J];人民音樂;1980年02期
3 沙旦;經(jīng)濟規(guī)律和藝術規(guī)律[J];人民音樂;1980年02期
4 任萍;憶羅宗賢同志[J];人民音樂;1980年02期
5 厲聲;關于音樂理論工作的幾點意見[J];人民音樂;1980年03期
6 韓建悹;關于音樂創(chuàng)作滿足人民需要問題[J];人民音樂;1980年03期
7 曉堅;《星光啊,星光》和歌劇音樂創(chuàng)作[J];人民音樂;1980年04期
8 ;樂訊[J];人民音樂;1980年04期
9 石夫;歌劇《阿依古麗》音樂創(chuàng)作的粗淺體會[J];人民音樂;1980年05期
10 蘆笙;作者的苦惱[J];人民音樂;1980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恒文;;從音樂的特性到音樂治療[A];中國康復醫(yī)學會第二屆全國康復治療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1999年
2 賈允常;;群眾歌曲創(chuàng)作中的幾個問題[A];社會音樂研究論文集[C];1990年
3 郭兆勝;;變化著的民歌價值[A];社會音樂研究論文集[C];1990年
4 鄧儉;;試論兒童音樂創(chuàng)作的主體意識[A];社會音樂研究論文集[C];1990年
5 蘇永進;李朝潤;;辦好社會音樂的一個有益嘗試——淺談創(chuàng)辦江蘇電視藝術團的體會[A];社會音樂研究論文集[C];1990年
6 牟學農(nóng);;打出我們的“拳頭產(chǎn)品”——衢州市業(yè)余歌曲創(chuàng)作發(fā)展的戰(zhàn)略研究[A];社會音樂研究論文集[C];1990年
7 蔚鶇;牟學農(nóng);;在歌聲中崛起、在歌聲中前進——衢州市業(yè)余歌曲創(chuàng)作群體侃談[A];社會音樂研究論文集[C];1990年
8 鐘龍寶;;淺談繁榮兒童音樂創(chuàng)作[A];社會音樂研究論文集[C];1990年
9 陳達波;;音樂學術期刊稿件的分類及編輯[A];編輯工作論叢[C];1997年
10 陳曉偉;;臺北市非創(chuàng)作職業(yè)樂團之音樂空間建構[A];海峽兩岸地理學術研討會暨2001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阿原;和周志勇談《大黃河》[N];人民日報;2000年
2 王雪;SOHO人生[N];中國社會報;2000年
3 房巍;為了鄉(xiāng)土為了生活[N];音樂周報;2000年
4 樂工;“文革”經(jīng)典 偶然與必然[N];音樂周報;2000年
5 倫毅杰;氣勢磅礴 渾然天成[N];音樂周報;2000年
6 謝嘉幸;一陣陣清新的風[N];音樂周報;2000年
7 朱默涵;琴瑟和諧譜新曲 樂人共勉耀沈城[N];音樂周報;2000年
8 山東莒縣第二實驗小學 杜福英;嘗試旋律創(chuàng)作教學[N];音樂周報;2000年
9 王德;郭頌 熱情不減當年[N];中國文化報;2001年
10 本報記者 徐晉;民族音樂:把握好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N];中國文化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金橋;蕭友梅與中國近代音樂教育[D];上海音樂學院;2003年
2 高潔;中國手風琴音樂藝術發(fā)展史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03年
3 周煒娟;論勃拉姆斯音樂的創(chuàng)新[D];上海音樂學院;2005年
4 冶鴻德;漢斯·維爾納·亨策交響樂創(chuàng)作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06年
5 葉國輝;庫塔克的音樂創(chuàng)作及其觀念[D];上海音樂學院;2004年
6 黃志鵬;我國音樂科技學科建設的理論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莉莉;復調技法在中國鋼琴作品中的運用[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2 劉奕;肖斯塔科維奇《二十四首前奏曲與賦格》的演奏技法分析[D];首都師范大學;2002年
3 趙鵬;論江文也的鋼琴創(chuàng)作[D];西北師范大學;2002年
4 黃因;肖邦鋼琴作品及演奏研究[D];廈門大學;2002年
5 徐璐;美國作曲家塞繆爾·巴伯鋼琴作品創(chuàng)作技法的分析與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3年
6 尚建;瞿希賢音樂創(chuàng)作心理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7 任彥潔;希曼諾夫斯基十二首鋼琴練習曲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8 趙華;二十世紀20~40年代的中國藝術歌曲[D];西北師范大學;2003年
9 程興旺;彥克聲樂創(chuàng)作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03年
10 李婷;二十世紀中國鋼琴音樂改編現(xiàn)象之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220050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yuetheory/2200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