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國民間音樂中樂段的結構特征
本文選題:樂段 + 中國民間音樂。 參考:《天津音樂學院》2007年碩士論文
【摘要】:樂段——音樂的段落,音樂陳述結構的主要形式之一。這一音樂術語是上世紀二十年代被引進中國的一個新的名詞,它在我國民間音樂理論中又被稱作“段式”。 近年來,中國民間音樂的研究越來越受到眾多理論家們的重視!皹范巍弊鳛檫M入民間音樂曲式結構體系研究的基礎,引導我們從最初領域去認識和揭示其特點和規(guī)律。 本文將在闡明“樂段”一詞的由來及其演變、發(fā)展的基礎之上,運用搜集文獻資料、結合具體譜例解釋現(xiàn)象的方法,重點通過對中國民間音樂作品中樂段各類形式的分析及對中西樂段形式的對比等共性的總結和個性的比較,從而進一步研究樂段在中國民間音樂中運用的靈活性、自由性,探討其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期望以一己的粗陋見解拋磚引玉,為日后更多專業(yè)人士涉入民間音樂曲式研究領域提供一個更為新穎的分析角度和觀點。
[Abstract]:Paragraph - Music paragraph, one of the main forms of the musical statement structure. This musical term is a new term introduced to China in the 20s of last century. It is also called "segment" in the folk music theory of our country.
In recent years,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folk music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many theorists. "Music section", as the basis for the study of folk music structure system, leads us to understand and reveal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laws from the original field.
On the basis of the origin,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word "music section", this article will use the methods of collecting literature and combining specific examples to explain the phenomenon, focusing on the analysis of the various forms of music section in Chinese folk music and the comparison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music section and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music section. The paper studies the flexibility and freedom of the music section in Chinese folk music, and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its research.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音樂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J61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遇秋;;歌曲創(chuàng)作知識談之八——樂段[J];小演奏家;2011年05期
2 郝瑾;淺談視唱教學中曲式結構的重要性[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2年S1期
3 李遇秋;;歌曲創(chuàng)作知識談之九——兩句樂段[J];小演奏家;2011年06期
4 吳紅非;淺析江蘇民歌《楊柳青》的音樂結構特征[J];蘇州鐵道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5 邸征宇;;淺談意大利古典藝術歌曲《紫羅蘭》的演唱特點[J];現(xiàn)代經(jīng)濟信息;2008年12期
6 張瑾;;論漢族民歌的結構形態(tài)[J];大眾文藝(理論);2009年02期
7 丁寧;;探究中國民間音樂的傳承和發(fā)展[J];繼續(xù)教育研究;2010年05期
8 李遇秋;;歌曲創(chuàng)作知識談之十——三句和五句、六句的樂段[J];小演奏家;2011年07期
9 程澤威;;論斯特拉文斯基的小提琴作品《意大利組曲》[J];音樂探索;2008年02期
10 姜曉芳;賀宇;;二人臺唱腔中樂句與樂段特點[J];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劉培賢;趙凱瑞;;淺談大廣高速公路冀豫界至南樂段“創(chuàng)優(yōu)”[A];河南省建筑業(yè)行業(yè)優(yōu)秀論文集(2010)[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宣華 廖遠騮;向莆鐵路將樂段完成投資二十二億元[N];三明日報;2011年
2 李宣華 廖遠騮;向莆鐵路將樂段隧道打通近八成[N];三明日報;2010年
3 李宣華 廖遠騮;向莆鐵路將樂段科學推進施工進度[N];三明日報;2010年
4 傅顯舟;《歌劇院幽靈》的旋律結構[N];音樂周報;2001年
5 李宣華 廖遠騮;向莆“鐵軍”搶通公路[N];三明日報;2010年
6 本報記者 欒曉燕;太佳高速公路靜樂段占地補償問題多[N];中華建筑報;2010年
7 武漢音樂學院作曲系 吳霜;一位歌者和她的心聲[N];音樂生活報;2011年
8 辛聲;跳躍的音符,讓鄉(xiāng)村之旅更精彩[N];中國文化報;2010年
9 李宣華 廖遠騮;向莆鐵路將樂段完成投資近20億元[N];三明日報;2010年
10 大田;民族音樂的重新喚醒[N];文藝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喬邦利;中國當代中小型合唱創(chuàng)作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10年
2 韓艷玲;可能性構造空間理論與計算機作曲思維模型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旭;論中國民間音樂中樂段的結構特征[D];天津音樂學院;2007年
2 李林育;論中國民間音樂對笛子藝術發(fā)展的影響[D];吉林大學;2012年
3 陳若梅;靜謐的馨香[D];中央音樂學院;2010年
4 李晶;揚琴音樂中復調因素的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8年
5 魏薇;現(xiàn)代民族歌劇《野火春風斗古城》的音樂學分析[D];中央音樂學院;2010年
6 王霞;溫柔的橋梁[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7 趙胤先;影視音樂的藝術形態(tài)與運用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8 鄭曉嬋;歌劇《弄臣》中吉爾達的形象塑造及其唱段分析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1年
9 楊樹遠;土默特右旗地區(qū)山曲兒的形態(tài)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年
10 鄭旦;古絲綢之路,新絲路之音[D];西安音樂學院;2010年
,本文編號:20820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yuetheory/2082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