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我國揚琴形制改革與音樂創(chuàng)作之關(guān)系
發(fā)布時間:2018-06-27 11:57
本文選題:東北揚琴 + 音樂創(chuàng)作。 參考:《人民音樂》2008年08期
【摘要】:正據(jù)考,至少在17世紀揚琴就已傳入我國沿海地區(qū)。揚琴是當代民族樂器中使用頻率很高的樂器之一,既可以用于獨奏,也可以用于重奏及合奏,為民族管弦樂隊彈撥樂器組不可或缺的代表性樂器。回溯揚琴在我國的發(fā)展變革歷史,可以發(fā)現(xiàn)這件外來樂器自傳入以來在諸多方面有過很多變化,本文僅就20世紀以來揚琴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examination, at least in the 17 th century yangqin has been introduced into the coastal areas of China. The yangqin is one of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instruments in contemporary national musical instruments. It can be used not only for solos, but also for recitals and ensembles. Looking back o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yangqin in China, we can find that there have been many changes in many aspects since the introduction of this foreign instrument. This paper only focuses on the yangqin since the 20th century.
【作者單位】: 山東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分類號】:J632.51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戚梅;建國以來揚琴演奏技法及創(chuàng)作的發(fā)展[J];棗莊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梁江歌;論中國揚琴伴奏藝術(shù)[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2 戚梅;論二十世紀揚琴音樂的分期[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3 李霞;琴竹的演變對中國揚琴音樂的影響[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07年
4 卞秀峰;論中國揚琴音樂中對外國曲目的移植與改編[D];南京藝術(shù)學院;2007年
5 李丹;試論中國揚琴演奏方法的規(guī)范性與靈巧性[D];中央音樂學院;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石建宇;;試論音樂創(chuàng)作的主體意識[J];襄樊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2 王瑋立;;基于音樂創(chuàng)作的鋼琴教學研究[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1年04期
3 ;“新長安風”音樂創(chuàng)作研討會在西安舉行[J];歌曲;2011年08期
4 徐e,
本文編號:20738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yuetheory/2073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