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研究中音樂民族志的價值
本文選題:音樂民族志 + 民族音樂學; 參考:《中國音樂》2008年04期
【摘要】:音樂就像一個香蕉,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研究,它與舞蹈、建筑、戲劇等形式共同生長在人類文化這顆大樹上;留聲機對于民族音樂學的形成和發(fā)展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民族音樂學作為一個學科形成于1964年;音樂民族志的定義、閱讀與寫作、課題選擇、田野工作、實地調查的建議、局內(nèi)人與局外人等問題;各國家、地區(qū)研究民族音樂學有不同的方法,每一種方法都有其長處和不足,沒有任何一種音樂研究的方法完美無缺,最好能夠了解不同研究方法的長處及短處。
[Abstract]:Music is like a banana. It can be studied from different angles. It grows on the big tree of human culture in the form of dance, architecture, drama, etc. The phonograph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thnomusicology. Ethomusicology was formed as a subject in 1964; the definition, reading and writing of musical ethnography, subject selection, field work, field survey advice, insider and outsider issues, etc. There are different methods in regional study of ethnomusicology, each method has its own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no music research methods are perfect, it is best to understand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different research methods.
【作者單位】: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
【分類號】:J60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鄒毅;;初探民族音樂學的特點和價值[J];科教文匯(上旬刊);2008年06期
2 毛繼增;;與時代同步 和國際接軌——我國民族音樂學發(fā)展芻議[J];中國音樂學;2009年02期
3 黃程宜;;民族音樂學家在中國[J];大眾文藝;2010年07期
4 林林;;民族音樂學田野工作的主觀屬性及其道德規(guī)范[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5 方妙英;;大浪淘沙與沙里淘金——民族音樂學田野工作與案頭工作的思考[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6 叱培虹;;民間傳統(tǒng)音樂調查的理論和技術準備[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7 王建朝;;田野工作——民族音樂學的靈魂[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8 馬婷;;音樂家田野工作隨想[J];文教資料;2009年15期
9 ;文萃與信息[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年01期
10 吳寧華;;《音樂民族志方法導論》讀后[J];中國音樂學;2009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羅江華;;田野工作在教育技術研究中的價值及其應用[A];和諧共生:2007年全國博士生(教育類)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7年
2 藍勁松;;自我的文化比較研究——兼談自我的“研究綱領”[A];中國社會心理學會2006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3 楊紅;;邊遠貧困少數(shù)民族社區(qū)成人掃盲教育研究——云南省瀾滄拉祜族社區(qū)教育人類學田野工作與個案研究[A];2005年成人教育協(xié)會年會暨和諧社會與成人教育論壇論文集[C];2005年
4 王銘銘;;繼承與反思——記云南三個人類學田野工作地點的“再研究”[A];區(qū)域社會史比較研究中青年學者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4年
5 王鑒;;教育人種志研究的理論與方法[A];“首屆中國教育人類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6 胡積德;;徐霞客在民族調查研究中的貢獻[A];徐霞客在浙江·續(xù)集——2001舟山徐霞客旅游文化研討會暨浙江省徐霞客研究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1年
7 金湯;潘峰;;兩岸互補查考姓氏源流例述[A];閩臺譜牒民俗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8 湯亞汀;海倫·邁爾斯;;民族音樂學最近二十年的方向[A];2005’北京第二屆世界民族音樂學會學術研討會資料匯編[C];2005年
9 楊文炯;;現(xiàn)代化和消費:都市回族社區(qū)研究的新視點——讀美國人類學者瑪麗絲《在北京和麥加之間》一書[A];第十四次全國回族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3年
10 常永才;王欣冉;;何以促進今日教育人類學研究的發(fā)展:美國學習研究的啟示[A];“首屆中國教育人類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閻蓉 實習生 楊黎;亞太民族音樂學會研討會在烏召開[N];新疆日報(漢);2010年
2 林紅智;民族音樂學在中國的發(fā)展[N];中國民族報;2011年
3 人類學博士 中國社科院民族學與人類學所助理研究員 楊春宇;田野工作“丟人”錄[N];東方早報;2011年
4 記者胡全勝;今年州直確保全面完成普查田野工作[N];伊犁日報(漢);2009年
5 管建華;和鄭蘇談民族音樂學[N];音樂周報;2001年
6 韓寶強;歐洲基本樂理與民族音樂學[N];音樂周報;2002年
7 馮光鈺;亞太民族音樂學盛會[N];音樂周報;2002年
8 梁永佳 (北京大學人類學博士);調侃我們的使命感[N];中國圖書商報;2003年
9 廈門大學歷史系 張侃;田野工作、歷史文獻與史學研究[N];光明日報;2007年
10 馬智;傳統(tǒng)文化保護是一個國家的責任[N];音樂周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亞芳;透過文本:對西方傳教士記錄的鄂爾多斯音樂的歷史民族音樂學考察與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11年
2 祁慧民;音樂文化交融環(huán)境中的個性與共性[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3年
3 李莘;河北霸州勝芳鎮(zhèn)民間花會音樂民俗志[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5年
4 板俊榮;民族音樂學多位網(wǎng)視野下的海州五大宮調[D];南京藝術學院;2012年
5 吳慧娟;福建仙游三—教儀式音樂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10年
6 高賀杰;因“韻”而“聲”[D];上海音樂學院;2010年
7 劉雯;番瑤音樂文化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8 趙志安;傳統(tǒng)京劇京胡伴奏藝術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9 許揚寧;許;莠F(xiàn)代風格室內(nèi)樂作品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10年
10 章偉;失去農(nóng)民的村莊:夏村敘事(1976-2006)[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秦展聞;《民族音樂學導論》譯文及書評[D];上海音樂學院;2011年
2 李小平;21世紀初中國大陸民族音樂學學科基本理論研究的進展[D];新疆師范大學;2010年
3 王輝;譯著《民族音樂學研究:31個論題和概念》及書評[D];上海音樂學院;2009年
4 李婷;實地考察在中國民族音樂學界的運用與發(fā)展[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1年
5 褚潤澤;簡述民族音樂學的發(fā)展歷程[D];廈門大學;2008年
6 施藝;京西柏峪“燕歌戲”實地調查與研究[D];中國音樂學院;2011年
7 汪婭卓;邯鄲“街唱”藝術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8 張瑜;大山的回聲[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1年
9 劉麗斯;一條不同尋常的道路[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6年
10 王順冬;活著:困境中生存的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D];中南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9636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yuetheory/1963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