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勞音樂詮釋觀初探
本文選題:音樂家 + 音樂表演 ; 參考:《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09年S1期
【摘要】:正克勞迪奧·阿勞(Claudio Arrau 1903-1991)出生于智利中部。3歲隨母親學鋼琴,5歲舉行首次鋼琴獨奏會,6歲進入圣地牙哥音樂學院,8歲在圣地牙哥舉行正式獨奏音樂會,在智利引起轟動,被稱為"智利的莫扎特"。10
[Abstract]:Claudio Arrau 1903-1991) was born in central Chile and started his first piano recital with his mother at the age of 5. He entered the San Diego Conservatory of Music at the age of 6 and gave an official solo concert in Santiago at the age of 8, causing a sensation in Chile. Known as "Mozart of Chile" .10
【作者單位】: 福建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分類號】:J605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杭;;阿勞音樂詮釋觀初探[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09年S1期
2 音;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音樂表演權(quán)益保障中心成立[J];人民音樂;2002年11期
3 田靜;;淺談音樂的情感表達[J];北方音樂;2011年08期
4 班一;淺析音樂文化學習及音樂表演學習的心理特點[J];美與時代;2005年10期
5 大衛(wèi)·L·尼爾森;王謐;;維也納音樂之旅[J];藝苑;2008年06期
6 厲波;;談音樂的情感表達[J];戲劇之家(上半月);2010年07期
7 梁靜梅;情感在音樂表現(xiàn)中的重要意義——我的演奏體驗[J];貴州大學學報(藝術(shù)版);2000年04期
8 王朝剛,康愛琪;練琴心理系列講座之十三——重視個性對樂器學習的影響(三)[J];小演奏家;2003年01期
9 郟而慷;;“文本”是音樂表演的標準——讀茅原《未完成音樂美學》的啟示[J];南京藝術(shù)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2008年04期
10 白晨;;網(wǎng)絡(luò)音樂傳播對音樂實踐活動的影響[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飛飛;;芻議音樂專業(yè)學生表演能力訓練的原則[A];中國社會音樂研究論文集[C];2006年
2 邵桂蘭;王建高;;論音樂創(chuàng)作與審美心理結(jié)構(gòu)系統(tǒng)中的潛感覺[A];第一屆全國音樂心理學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3 石蔚;;論內(nèi)心音樂聽覺[A];第一屆全國音樂心理學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4 馮效剛;;音樂表演心理學的任務[A];第一屆全國音樂心理學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5 陳諾;;探求高校音樂表演專業(yè)《和聲》公共課教學的新模式[A];全國和聲復調(diào)教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6 田合祿;;孔子對音樂的貢獻——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科學家之二[A];首屆國學國醫(yī)岳麓論壇暨第九屆全國易學與科學學會研討會、第十屆全國中醫(yī)藥文化學會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7 蔣聰;;在大學素質(zhì)教育中重視音樂心理教育與研究[A];第一屆全國音樂心理學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8 奧拉沃阿蘭羅德里格茲;張謙;;古巴的古典音樂傳統(tǒng)[A];2005’北京第二屆世界民族音樂學會學術(shù)研討會資料匯編[C];2005年
9 曉夜;;論業(yè)余管弦樂團的組建與訓練[A];中國社會音樂研究論文集[C];2006年
10 馬玉峰;;分析為主 寫作為輔——音樂表演及高師音樂教育專業(yè)復調(diào)公共課教學的一點建議[A];全國和聲復調(diào)教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朱揚;州音樂家協(xié)會換屆[N];恩施日報;2007年
2 刁艷;上海音樂家協(xié)會笛子分會成立[N];音樂周報;2007年
3 羅進貴;我區(qū)音樂界圓“金鐘”金獎夢[N];寧夏日報;2007年
4 記者 金玲;經(jīng)典民族音樂為文化社區(qū)建設(shè)添亮點[N];撫順日報;2007年
5 高小立;音樂家應把目光對準一線工人[N];文藝報;2007年
6 顧瑞珍;“獻給母親的歌”——藏族音樂家美朗多吉作品演唱會在京舉行[N];人民日報;2008年
7 鄭麗虹;圓滿完成換屆工作[N];深圳特區(qū)報;2007年
8 記者 鄧其鋒;麗水原創(chuàng)音樂成果喜人[N];麗水日報;2008年
9 ;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第七屆主席、副主席名單[N];中國藝術(shù)報;2009年
10 記者 海鷹;美國最棒音樂家獻藝琴島[N];廈門日報;2005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洪;作為詮釋的音樂表演[D];上海音樂學院;2009年
2 王曉俊;中國竹笛吹奏藝術(shù)的歷史與美學研究[D];南京藝術(shù)學院;2011年
3 林媛;“江西省推行音樂教育委員會”研究 1933-1946[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4 高洪波;移居香港的大陸作曲家研究(20世紀30-80年代)[D];中央音樂學院;2009年
5 楊健;20世紀西方器樂演奏風格的結(jié)構(gòu)特征及其形成原因[D];上海音樂學院;2007年
6 李杰;音樂意象加工水平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7 劉敏;鋼琴學習者生涯發(fā)展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8 金橋;蕭友梅與中國近代音樂教育[D];上海音樂學院;2003年
9 肖梅;中國大陸1900—1966民族音樂實地考察——編年與個案[D];福建師范大學;2004年
10 潮魯;蒙古族長調(diào)牧歌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丁月娟;論音樂表演中的創(chuàng)造性[D];河北大學;2009年
2 張凱;音樂表演心理的動態(tài)分析[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3 高延松;19至20世紀中葉俄僑音樂家對中國音樂的貢獻和影響[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1年
4 祁艾;對音樂表演藝術(shù)中跨界現(xiàn)象的探究[D];天津音樂學院;2012年
5 袁明秋;多維度評價在音樂表演中實施的可行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楊健;音樂表演的情感維度[D];南京藝術(shù)學院;2004年
7 白晨;因特網(wǎng)音樂傳播方式對音樂實踐活動的影響之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8 張穎;黑人音樂家和搖擺樂時代[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9 馬玲玲;教師教育專業(yè)與音樂表演專業(yè)鋼琴教學模式的比較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10 薛冬艷;《新格羅夫音樂與音樂家詞典》“中國”條目的譯介與研究[D];西安音樂學院;2006年
,本文編號:19126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yuetheory/1912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