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藝術歌曲的形式演唱中國民歌——趙梅柏先生聲樂藝術的“中體西用”
本文選題:藝術歌曲 + 中國民歌 ; 參考:《音樂創(chuàng)作》2012年07期
【摘要】:藝術歌曲是來源于歐洲的一種聲樂作品體裁,把藝術歌曲的演唱形式借鑒到演唱中國民歌上來是趙梅伯先生聲樂藝術的"中體西用"思想的結果,他使中國民歌插上了飛向海外的翅膀,為中國民歌的傳承和發(fā)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Abstract]:Art song is a genre of vocal music from Europe. Drawing the singing form of art song from singing Chinese folk song is the result of Mr. Zhao Meibo's thought of "Chinese style and Western use" in vocal music art. He made Chinese folk songs fly overseas and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olk songs.
【作者單位】: 鄭州師范學院音樂學院;
【分類號】:J61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繆佳;;如何把握歌劇與藝術歌曲[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0年09期
2 何純良;;淺談中國“五四”時期藝術歌曲的美學特征[J];音樂天地;2011年06期
3 彭曉鯤;;試論鋼琴在藝術歌曲伴奏中的作用[J];北方音樂;2011年07期
4 楊雯;;淺析傳統(tǒng)民歌的改編[J];大眾文藝;2011年12期
5 牛姜;;淺談藝術歌曲的藝術價值[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1年07期
6 黃興林;;絢麗多彩的中國民歌[J];青蘋果;2005年06期
7 李莉;;談藝術歌曲的旋律特征[J];戲劇之家(上半月);2011年04期
8 居其宏;;論陳田鶴20世紀30—40年代的藝術歌曲創(chuàng)作[J];音樂研究;2011年05期
9 石瑩;;關于藝術歌曲中的鋼琴伴奏[J];大舞臺;2011年07期
10 蔡諍諍;;談藝術歌曲特征及其表現技巧[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1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范鵬;;辛亥革命與中體西用[A];《國學論衡》第二輯——甘肅中國傳統(tǒng)文化研究會學術論文集[C];2001年
2 文思啟;;“中體西用“及其影響[A];孔學研究(第四輯)[C];1998年
3 陳傳林;;“中體西用”與中國高等教育道路的思考[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楊天平;;“中體西用”的思想與清末的教育宗旨[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郭兆勝;;變化著的民歌價值[A];社會音樂研究論文集[C];1990年
6 崔憲;;簡論民歌的曲隨詞唱與詞曲異步[A];中國詩歌與音樂關系研究——第一屆與第二屆“中國詩歌與音樂關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7 高莉華;張曉剛;;從“中體西用”與“和魂洋才”分析中日早期現代化之異同[A];中國古代社會與思想文化研究論集(第三輯)[C];2008年
8 吳廷俊;裴曉軍;;體用之辨:張之洞報刊管理與報刊思想的雙重性解讀[A];中國傳媒大學第二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9 邱笑宸;;從《三國演義》片尾主題歌看通俗歌曲的語言運用[A];江西省語言學會第五屆會員大會暨200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10 田曉寶;王冬;;淺談福列藝術歌曲的創(chuàng)作風格[A];高等黨校藝術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韓子猛;兵團兩職工創(chuàng)作的歌曲獲中國民歌獎[N];兵團日報(漢);2009年
2 記者 周志軍;“中國民歌榜”推動民歌傳承創(chuàng)新[N];中國文化報;2010年
3 記者 萬一;中國民歌“病根”在哪[N];新華每日電訊;2010年
4 萬一;問診中國民歌“病根兒”[N];中國民族報;2010年
5 李美;藝術歌曲為優(yōu)美旋律作注[N];中國商報;2010年
6 記者 簡珍;我市艇仔歌《藍綠紅》榮獲中國民歌十大金曲金獎[N];湛江日報;2010年
7 王成均 朱德勝;“非遺縣長”劉衛(wèi)兵:打造中國民歌之鄉(xiāng)[N];張家界日報;2011年
8 劉寧希;普及藝術歌曲[N];安徽日報;2000年
9 紫茵;《我愛這土地》 陸在易藝術歌曲選出版[N];音樂周報;2003年
10 易寧;唱中國民歌的喬治[N];音樂周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列盈;論“中體西用”觀對中國早期教育現代化的影響[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2 白文剛;清末新政時期的意識形態(tài)控制[D];中國人民大學;2005年
3 石文玉;儒學道統(tǒng)與晚清社會制度變革[D];吉林大學;2008年
4 任曉蘭;張之洞與晚清文化保守主義思潮[D];南開大學;2009年
5 馮存凌;勛伯格《空中花園篇》(op.15)詩樂關系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9年
6 吳永;晚清洋務派政治思想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7 李海云;新教育中國化運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8 陳景彥;19世紀中日知識分子比較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9 ?;紅安革命歌謠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10 高洪波;移居香港的大陸作曲家研究(20世紀30-80年代)[D];中央音樂學院;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穎;對中國民歌改編的藝術歌曲作曲技法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1年
2 薛娟;內蒙古本土藝術歌曲探析[D];內蒙古大學;2011年
3 張雪;黃自與舒伯特藝術歌曲比較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4 楊嬌;以舒伯特幾首歌曲作品為例淺析其藝術歌曲[D];西安音樂學院;2010年
5 李雪梅;20世紀20-40年代中國古詩詞歌曲演唱風格微探[D];上海音樂學院;2010年
6 戴曉健;郭祖榮藝術歌曲初步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7 單良;從舒曼聲樂套曲《艾辛多夫歌曲集》探究舒曼藝術歌曲的創(chuàng)作特點[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8 吳會旭;舒伯特、黃自藝術歌曲文化內涵的比較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9 常晶;論二十世紀后期我國藝術歌曲的風格特征[D];南京藝術學院;2003年
10 陳喜紅;黃自藝術歌曲及其演唱風格研究[D];河南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18522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yuetheory/1852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