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奏《士兵的故事》的個性化創(chuàng)作特征
本文選題:斯特拉文斯基 切入點:室內樂 出處:《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摘要】:三重奏《士兵的故事》是斯特拉文斯基改編完成的一部具有深遠影響的室內樂作品。作品采用多元化的材料、個性化的調性、獨特的節(jié)拍節(jié)奏、基于傳統(tǒng)又突破傳統(tǒng)的結構等,獲得了極其新穎的音響效果。作品具有通俗音樂的因素,其對舞曲體裁、對位手法及簡潔抑制的音樂語匯的喜愛,預示了向新古典主義風格的轉變。
[Abstract]:The Soldier's Story is a profound chamber music adaptation by Stravinsky.The works use a variety of materials, personalized tone, unique rhythm, based on tradition and break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structure, and achieved a very novel sound effects.The works have the factor of popular music, and their love of dance genre, position technique and concise and restrained musical vocabulary indicates the change to neoclassicism style.
【作者單位】:
【分類號】:J627.0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紀露;;斯特拉文斯基音樂荒誕風格的研究[J];保定師范?茖W校學報;2006年01期
2 李加莉;;獨特的爵士樂神韻——評艾里森的《看不見的人》[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06年04期
3 劉玉芳;淺析爵士樂和聲技法特點[J];惠州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4 童忠良;中西樂學的對稱結構——音樂形態(tài)研究方法的若干體會[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5 宋瑾;究竟什么是音樂的后現(xiàn)代主義[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6 李林;20世紀西方打擊樂述略[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7 張楠;勛伯格自由無調性創(chuàng)作技術風格特征的傳統(tǒng)性審視[J];音樂研究;2002年03期
8 毛曉驊;印象派之源——前輩作曲家對德彪西印象派創(chuàng)作技法的影響[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2004年01期
9 屠艷;;在機遇與奮發(fā)中繁榮——中國當代西方音樂史研究述論(1978—)[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2005年04期
10 孫絲絲;十二音序列作品中的奏鳴曲式范例——勛伯格(Schoenberg)《鋼琴作品》Op.33a的分析[J];齊魯藝苑;2004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婁文利;中國現(xiàn)代室內歌劇《命若琴弦》、《夜宴》音樂特色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06年
2 田藝苗;潘德列茨基早期作品中的復調技法[D];上海音樂學院;2006年
3 王婷婷;勛伯格的宗教思想對其音樂創(chuàng)作的影響[D];中央音樂學院;2007年
4 李曉冬;感性智慧的思辨歷程[D];中央音樂學院;2006年
5 陳全黎;現(xiàn)代性的美學話語:批判理論與實踐美學[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6 李宏峰;禮樂張力下的音樂體認[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7年
7 譚惠娟;創(chuàng)新·融合·超越:拉爾夫·埃利森文學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7年
8 葉松榮;斷裂與失衡[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9 李姝;中西音樂美學的比較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10 楊健;20世紀西方器樂演奏風格的結構特征及其形成原因[D];上海音樂學院;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樂心;比包普[D];中央音樂學院;2002年
2 王思特;巴托克《小宇宙》探微[D];南京藝術學院;2004年
3 李加莉;《看不見的人》:一曲為黑人生存境遇吶喊的爵士樂[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4 張s,
本文編號:17211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yuetheory/1721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