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學視閾下音樂教育審美范式的現(xiàn)代轉(zhuǎn)型
本文關(guān)鍵詞: 接受美學 音樂審美范式 現(xiàn)代轉(zhuǎn)型 出處:《藝術(shù)百家》2008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接受美學理論引入音樂審美教學,必將消解現(xiàn)有的審美范式,而促使"多元化審美范式"的生成,這種變革對實現(xiàn)音樂審美教育范式的現(xiàn)代轉(zhuǎn)型有著積極的意義。
[Abstract]:The introduction of the theory of reception aesthetics into the teaching of music aesthetics will certainly dispel the existing aesthetic paradigm and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diversified aesthetic paradigm". This kind of reform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to realize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musical aesthetic education paradigm.
【作者單位】: 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藝術(shù)系
【分類號】:J60-4
【正文快照】: 審美范式是指在審美教學中逐漸形成的、音樂教育共同體成員自覺實踐的教學程式。在音樂實踐中,我們引進和借鑒了西方音樂審美教育范式的理論與模式,這些審美范式在音樂實踐中曾經(jīng)起到過積極作用,但是這些審美范式與“新課標”的要求又存有差距。新課標指出:在審美與鑒賞活動中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道麟;語文教育審美心理略論[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06期
2 吳炫;西方三大文藝觀局限分析——否定主義文藝學之一[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3 王金勝;人學:馬克思的美學基點及其歸宿——讀《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J];內(nèi)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04年04期
4 謝亞平;現(xiàn)代西方哲學與美學“語言學轉(zhuǎn)向”述評[J];內(nèi)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5 戴嘉艷;河州“花兒”中蘊含的自然美[J];青海民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6 馬小朝;表現(xiàn)主義文學的悲劇藝術(shù)探秘[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5期
7 劉瑾;論埃里克·薩蒂音樂觀念的先鋒性[J];音樂藝術(shù)-上海音樂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8 李社教;人的自由活動與實踐美學的意義[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9 彭立勛;審美經(jīng)驗與藝術(shù)研究的統(tǒng)一——當代西方美學研究特點的總體審視[J];文藝研究;1989年04期
10 甘世安;析英漢語言表層結(jié)構(gòu)的逆向性——漢語向心性與英語外展性特征[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李波;審美情境與美感[D];復旦大學;2005年
2 余虹;禪宗與全真道宗教美學思想比較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3 易存國;樂神舞韻:華夏藝術(shù)美學精神研究[D];東南大學;200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潘秋楓;沉醉不知歸路[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2 王巖;論喜劇性笑的發(fā)生及其美學效果[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3 徐輝;論岑參的寫景詩[D];西藏民族學院;2007年
4 吳佩芬;馬克·吐溫與約瑟夫·海勒:美國幽默文學的兩座豐碑[D];蘇州大學;2007年
5 潘玉紅;魯迅郁達夫關(guān)系論[D];遼寧師范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裔文;;歌劇《詠別》的文化審美價值判斷[J];音樂創(chuàng)作;2011年05期
2 李倩;;音樂美學初窺點滴[J];藝術(shù)教育;2004年05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王音宣;;簡論音樂接受美學的特點[A];社會音樂研究論文集[C];1990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饒澤榮;歌曲《〈清貧〉頌》的審美解讀[N];中國文化報;2007年
2 汪鴻明;讓“花兒”盛開在山林間[N];甘肅日報;2004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武文華;音樂感性經(jīng)驗描寫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喻娟;音樂欣賞教學的美學審視[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2 劉雁飛;接受美學視野中的大學生音樂審美趣味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3 趙海;接受美學的觀念及其對音樂理解問題的啟示[D];中央音樂學院;2002年
4 徐千子;論音樂接受心理[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5 李佼佼;中國電視舞蹈接受主體審美特性研究[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09年
6 靳相林;聲樂表演藝術(shù)中觀眾審美心理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7 鄧煒;音樂鑒賞教學中審美主體能動性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8 王曉寧;從接受理論談聲樂表演藝術(shù)[D];廈門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44803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yuetheory/1448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