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聲無哀樂論》中的音樂美學思想
本文關(guān)鍵詞:嵇康《聲無哀樂論》中的音樂美學思想 出處:《蘭臺世界》2012年27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嵇康 《聲無哀樂論》 音樂美學思想
【摘要】:嵇康為我國魏晉時期著名音樂家和文學家,同時也是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他同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阮咸一道被世人稱作"竹林七賢",其中嵇康和阮籍的成就最高。其所著《聲無哀樂論》集中體現(xiàn)了其音樂美學方面的思想。
[Abstract]:......
【作者單位】: 湖北師范學院;
【基金】:湖北省教育廳的科研課題項目編號:2012Q115
【分類號】:J601
【正文快照】: 嵇康為我國魏晉時期非常有名的音樂家和文學家,同時也是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他同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阮咸一道被世人稱作“竹林七賢”,其中嵇康和阮籍的成就最高。嵇康所處的社會動蕩不安,司馬集團和曹氏集團爭奪政權(quán)而進行異常激烈的斗爭,民不聊生。文士們不但不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3條
1 韓梅;;《聲無哀樂論》研究綜述[J];音樂研究;2006年02期
2 吳毓清;;禮樂思想的早期形態(tài)——從《左傳》、《國語》看春秋時期音樂美學思想[J];音樂藝術(shù);1983年03期
3 孫星群;二十世紀中國古代音樂美學思想研究的回顧[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99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8條
1 李廣贊;;《樂記》中的音樂治療思想初探[J];黃河之聲;2009年03期
2 姚鋒;;《聲無哀樂論》產(chǎn)生的社會、人文背景探析[J];美與時代(下半月);2009年01期
3 楊和平;;感性的體驗 理性的表達——新中國音樂美學研究60年[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4 陳景娥;;從審美心理學角度談《聲無哀樂論》之“音心”問題[J];音樂藝術(shù)(上海音樂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5 譚家健;;《左傳》的美學思想[J];文學遺產(chǎn);2010年03期
6 李廣贊;閆沖;;《樂記》成書題外辨[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7 李珊;;從“禮樂”文化觀看中國音樂思想的生成[J];中國音樂;2010年03期
8 萬婉治;論歌唱表演藝術(shù)與審美思維[J];漳州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譚家健;;《左傳》美學思想札記[A];《春秋》三傳與經(jīng)學文化[C];2009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曹貞華;西周至唐宮廷雅樂研究[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09年
2 王維;“心”與“聲”的解讀[D];中央音樂學院;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繼榮;魏晉人文思潮中的嵇康音樂美學思想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2 吳艷輝;歷史的界河——論先秦“禮崩樂壞”之“樂壞”[D];河北大學;2003年
3 楊成秀;孔子音樂思想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4 王志華;中國民族聲樂藝術(shù)的審美取向[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5 馬蘭;略探嵇康與《聲無哀樂論》[D];西北師范大學;2006年
6 安盈;弦索十三套結(jié)構(gòu)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7 劉冰;《樂記》音樂哲學思想論要[D];山東大學;2008年
8 謝興偉;試論嵇康的審美人生[D];遼寧大學;2008年
9 劉文劍;《樂記》的倫理思想探析[D];曲阜師范大學;2009年
10 李曉岑;《聲無哀樂論》研究述評[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7條
1 王譽聲;音樂自當有哀樂——讀《聲無哀樂論》札記[J];交響.西安音院學報;1986年01期
2 荊山;;淺談嵇康美學思想的歷史貢獻[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05期
3 聯(lián)抗;音樂家嵇康[J];人民音樂;1963年12期
4 蔡仲德;《音心對映論》質(zhì)疑[J];人民音樂;1986年01期
5 吳毓清;論嵇康音樂美學思想的主要方面——關(guān)于“聲無哀樂”論的幾個問題的辯析[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1984年03期
6 嵫冉;愈辯愈明真理在——《樂記》、《聲無哀樂論》學術(shù)討論會紀略[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85年03期
7 吳毓清;方法問思錄——第三屆全國音樂美學會議之后答友人問[J];中國音樂學;1986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宋振軍;;《聲無哀樂論》的音樂美學思想[J];濱州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2 劉承華;;嵇康“聲無哀樂”思想形成的理論背景[J];中國音樂;2009年04期
3 徐文武;;嵇康《聲無哀樂論》音樂美學思想中的典型命題及其論證[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4 王維;;從《聲無哀樂辯》與《聲無哀樂論》的比較中看黃道周音樂美學思想[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5 李欣;論嵇康《聲無哀樂論》關(guān)于“和”的思想[J];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5期
6 劉瑾;《聲無哀樂論》的產(chǎn)生原因及其評價問題[J];天津音樂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7 白潔;;論稽康音樂審美主體觀在《聲無哀樂論》中的體現(xiàn)[J];藝術(shù)百家;2007年02期
8 任超平;;淺論嵇康《聲無哀樂論》的美學思想[J];電影評介;2008年11期
9 牛童;;《聲無哀樂論》——試論嵇康的音樂美學思想[J];作家;2009年08期
10 蔡莉;;從《聲無哀樂論》看嵇康的音樂美學思想[J];雞西大學學報;2009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梅運生;;嵇康和他的《聲無哀樂論》[A];安徽文學論文集(第2集)[C];2004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石頭;魯迅何以少談音樂[N];黑龍江日報;2000年
2 鄧四春;“音樂是上界的語言”[N];音樂周報;2001年
3 陶亞兵;中國近代室內(nèi)樂(六)[N];音樂周報;2001年
4 河北大學藝術(shù)學院 齊易 苗虎;源遠流長話古琴[N];中國教育報;2003年
5 劉一貫;漫談古琴[N];信息時報;2000年
6 洛秦;孤桐最幽 只須意會[N];中國文化報;2004年
7 鄧四春;“音樂是上界的語言”[N];音樂周報;2001年
8 本報記者 梅柏青;戴茹:中國“流水”宇宙覓知音[N];成都日報;2009年
9 著名音樂DJ 曾克;搖滾不過就是rock&roll[N];中國經(jīng)營報;2010年
10 王雋;巫娜:孤獨的古琴[N];經(jīng)濟觀察報;201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何艷珊;老子音樂美學思想與相關(guān)藝術(shù)審美[D];中央音樂學院;2011年
2 軒小楊;先秦兩漢“和”的音樂美學思想研究[D];遼寧大學;2008年
3 劉莉;魏晉南北朝音樂美學思想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梅梅;嵇康與《聲無哀樂論》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1年
2 徐丹;《聲無哀樂論》的音樂美學思想及其對音樂教育的啟示[D];湖南大學;2009年
3 陳繼榮;魏晉人文思潮中的嵇康音樂美學思想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4 田旭;《聲無哀樂論》與儒家音樂美學思想相通性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5 賀林林;嵇康與阮籍音樂美學思想之比較[D];西安音樂學院;2011年
6 韓龍飛;嵇康《聲無哀樂論》中的情感問題[D];青島大學;2010年
7 李法楨;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究竟有多遠[D];河南大學;2007年
8 李楠;嵇康《琴賦》之“聲無哀樂”解讀[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9 張靜亞;《淮南子》音樂美學思想的矛盾統(tǒng)一性[D];河南大學;2010年
10 李明輝;胡戈·里曼音樂美學思想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3532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yuetheory/1353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