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高師音教專業(yè)改革的思考
本文關鍵詞:對高師音教專業(yè)改革的思考
更多相關文章: 高師 音教專業(yè) 改革 價值 認識水平
【摘要】:對音樂教育價值的不斷挖掘與提升,能促使音樂教育理論研究成果層出不窮。高師音教專業(yè)的改革如何真正做到理論研究與實踐環(huán)節(jié)的統(tǒng)一,教育教學的政策導向,教師自身素質與認識水平的全面提高應是決定性的因素。
【作者單位】: 渭南師范學院音樂學院;
【基金】:渭南師范學院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JG200914) 渭南師范學院重點科研項目(12YKF004)
【分類號】:J60-4
【正文快照】: 當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取得顯著成就的同時,文化的發(fā)展必然會得到關注與反思。音樂作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人類與生俱來就可以感知的一種獨特的生命力和原動力”,在人類發(fā)展中的特殊功能以及它對人一生的重要影響,不斷得到學術研究領域的探究與揭示,音樂在教育中的作用也進一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丹;畢武勝;;論學生合唱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2 賈麗青;;論音樂教育哲學的審美范式[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6期
3 夏雷英;;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音樂審美教育[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4 廖衛(wèi)芳;;略論音樂在素質教育中的意義[J];今傳媒;2011年01期
5 畢紅艷;;對“以審美為核心的音樂課程標準”的理念反思[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1年10期
6 熊芳;;試論當代語境下音樂教育的方法與作用[J];北方音樂;2010年05期
7 王鐵紅;;開發(fā)童真——談兒童鋼琴教學啟蒙輔導[J];北方音樂;2010年06期
8 宋薇;;論藝術實踐對普通高校音樂專業(yè)教育的意義[J];北方音樂;2010年11期
9 秦瑩瑩;;從音樂教育哲學的價值觀反思中國基礎音樂教育改革[J];北方音樂;2010年11期
10 吳極巧;馮之力;;淺談聲樂教師的素質結構[J];北方音樂;2011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尹維敏;;對音樂新課標實施以來“雙基”教學的反思[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年
2 郭瑋;;審美哲學還是實踐哲學?——Bennett Reimer與David J.Elliott音樂教育哲學思想的比較[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3 劉驚鴻;;論多元智能理論與音樂教育實踐[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4 張尉強;;學校音樂教育中的感覺體驗及實現(xiàn)途徑[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5 向迎春;;論音樂教育的知行合一[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6 黃文翠;;“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彰顯——義務教育音樂教材兩個不同版本的取樣分析及比較研究[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7 劉琨;;走了這么久,你變了沒有——新課改背景下城鄉(xiāng)基礎音樂教育發(fā)展之比較[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8 宋佳;;普通學校開設鋼琴選修課的建議[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9 周世斌;;我國高等專業(yè)音樂教育的現(xiàn)狀之虞——從蕭友梅音樂教育思想引發(fā)的思考[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10 劉琨;;論強化高師視唱練耳教學的師范性[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金世余;我國中小學音樂校本課程開發(fā)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2 崔學榮;主體間性視野中的中國傳統(tǒng)音樂文化教育[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3 李飛飛;基于地方文化傳承的小學音樂校本課程開發(fā)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4 湯慧池;中美基礎教育音樂課程價值取向及比較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5 尹愛青;音樂審美教育的人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6 王文瀾;素質教育視野中的中學音樂課程實施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7 杜悅艷;回歸本原[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8 覃江梅;音樂教育哲學的審美范式與實踐范式[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9 周偉業(yè);虛實相生[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10 吳佳;感性聲音結構并審美判斷形成的感性契機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荊晶;以俄羅斯聲樂教學為例探索我國高師聲樂教學發(fā)展途徑[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孟佳;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音樂教學現(xiàn)狀思考與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胡玉蘭;關于跨界演唱及其在高師聲樂教學中運用的可行性探討[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方淋淋;從音樂社會學角度論高師聲樂教學改革[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李陽;新課程背景下,表現(xiàn)教學法在高中音樂鑒賞模塊應用的行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劉歡;傳承古韻載新聲[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7 宋瑾瑾;武漢地區(qū)普通高校公共藝術教育調查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8 周浩然;近二十年馬鞍山市社會古箏音樂教育發(fā)展研究[D];安徽大學;2010年
9 金嬋娟;國外三大音樂教育體系對我國中小學視唱練耳教學的啟示[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10 趙艷玲;小學音樂課知識與技能板塊教學現(xiàn)狀調查及策略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葉飛燕;論教育改革發(fā)展中的高師鋼琴教學[J];昭通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年03期
2 李向京;高師和聲教學內容改革芻議[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3 張旭娜;;高等師范院校鋼琴教學體系改革與教學設想[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8年32期
4 趙志學,馬登峰,王宏德;高師三年制音樂專業(yè)“三段式”培養(yǎng)模式實施方案研究[J];甘肅高師學報;2003年04期
5 王霞;;對高師音樂教育課程設置的思考[J];新課程學習(綜合);2010年06期
6 許菲;;高等師范院校即興伴奏課程教學與改革研究[J];大舞臺;2010年07期
7 張藝;高師和聲課教學改革的若干思考[J];浙江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8 王文韜,周帆;高師和聲課教學改革的幾點意見[J];溫州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9 黃祖平;陳林;;高師音樂教育專業(yè)應加強藝術實踐環(huán)節(jié)[J];藝術教育;2008年02期
10 辛兆義;張艷;;大連大學音樂教育專業(yè)聲樂教學改革的思考[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09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李陽陽;;對如何完善高師音樂學院聲樂教學的芻議[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2 尹愛青;金順愛;;“尊重的教育”理念指導下的高師音樂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改革與實踐[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3 解超穎;;普通高校民族民間音樂教學芻議[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4 蘇海鳴;;高師視唱練耳三部教材比較分析[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5 徐文正;;關于在高師開設《多聲部音樂的理論與實踐》課程的設想[A];全國和聲復調教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6 任紅軍;;試點工作背景下高師《多聲部音樂分析與寫作》課程改革實踐研究[A];全國和聲復調教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7 李飛飛;;從課程對比看音樂教師的培養(yǎng)[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顧啟;關于古琴家邵大蘇[N];南通日報;2009年
2 戴鵬海;“重寫音樂史”:一個敏感而又不得不說的話題(六)[N];音樂周報;2001年
3 于淼淼;多媒體擴展高師視唱練耳教學[N];音樂周報;2008年
4 記者 刁艷;首屆中國校歌合唱音樂會舉辦[N];音樂周報;2008年
5 本報記者 孟綺;童聲合唱“新”作在哪里[N];音樂周報;2009年
6 穗音;“南腔粵調”唱響廣州[N];音樂周報;2009年
7 本報記者 晉雯雯 宋衛(wèi)云;聆聽大師,助力成長[N];音樂生活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付宏政;思想政治教育的音樂之維[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2 劉瑾;薩蒂研究:風格、技術與價值[D];上海音樂學院;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一玲;高師二胡教學改革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09年
2 苗佳;唐代琵琶藝術的歷史貢獻[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3 劉雪莎;奏鳴曲式在貝多芬鋼琴套曲中的應用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5年
4 王娟;莫扎特鋼琴奏鳴曲(Kv.332)解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5 高海燕;關于祁太秧歌的探索[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6 代宏;湘北洞庭湖區(qū)地花鼓調查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7 左寧;兒童小提琴集體教學改革實踐與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8年
8 孫明鈺;新竹笛改革及其進一步完善的思考[D];南京藝術學院;2008年
9 林修婷;福州十番音樂的價值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10 萬文君;新世紀社會需求目標下江蘇省高職高專音樂教育專業(yè)發(fā)展的探討[D];蘇州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2251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yuetheory/1225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