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樂論》、《聲無哀樂論》中的音樂思想
本文關鍵詞:談《樂論》、《聲無哀樂論》中的音樂思想
【摘要】:音樂在古代很受重視,可惜的是作為六經(jīng)之一,這部所謂《樂》的經(jīng)典早已失傳。最早比較系統(tǒng)談論音樂的是荀子的《樂論》。在魏晉南北朝時,對"音樂"的看法有了很大變化,許多玄學家,文學家都把"音樂"看成是"自然"(天道)的表現(xiàn)。本文將以《樂論》和《聲無哀樂論》等樂理著作為參照,試圖解析阮籍、嵇康的音樂思想,論說他們在音樂的本質、音樂的功能、音樂與人的情感關系等方面所作的開創(chuàng)性的貢獻。
【作者單位】: 湖南科技職業(yè)學院音樂系;
【關鍵詞】: 本質 功能 音樂與樂器 情感
【分類號】:J609.2
【正文快照】: 從荀子的樂論中看,他對音樂的看法是偏重于道德教化的作用,所以他說:“樂者治人之盛者也!币魳肥侵卫砣嗣竦拇笫,它具有使人們“耳目聰明,血氣平和”的作用,以達到“移風易俗,天下皆寧”的目的。為什么能做到這一點呢?原因就在于,由“金石絲竹”等樂器奏成的樂章能把人們的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郭文;;論嵇康的道教神仙信仰[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2 潘靈芝;;從超脫世俗到超越自我——簡論魏晉音樂理論的發(fā)展[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S1期
3 葉當前;;阮侃與嵇康贈答送別詩考論[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4 劉紅紅;;“聲無哀樂”論與魏晉時期藝術本體的獨立[J];廣東社會科學;2011年04期
5 夏冰;;淺談《聲無哀樂論》中的音樂美學思想[J];今日南國(理論創(chuàng)新版);2009年07期
6 劉焱;;合法性危機下的必然選擇——析嵇康之死[J];今日南國(中旬刊);2010年10期
7 黃霞平;;向秀《難養(yǎng)生論》中的養(yǎng)生觀探析[J];理論界;2010年02期
8 張?zhí)K羅;;從《世說新語》中阮籍、嵇康形象看魏晉風度[J];時代文學(下半月);2010年01期
9 郭丹曦;;聽《廣陵》·悟嵇康[J];青春歲月;2011年16期
10 暴慶剛;;竹林玄學的“生命實踐詮釋學”——以阮籍、嵇康為例[J];社會科學輯刊;2012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肖能;魏晉的自然觀[D];復旦大學;2010年
2 劉紅紅;莊子思想與魏晉時期中國文藝的自覺[D];暨南大學;2010年
3 金忠嚴;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融合論[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4 李華;漢魏六朝宴飲文學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5 肖能;魏晉的自然主義[D];復旦大學;2011年
6 韓國良;道體·心體·審美[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7 尚建飛;自然之性與善的理想[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賴偉鈞;淺析郭象“自然”觀哲學思想[D];南昌大學;2010年
2 何俊;嵇康名教思想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3 劉琦;魏晉贈答詩研究[D];湘潭大學;2011年
4 張樂;《文選》“書”體作品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1年
5 李成成;水墨宣傳片的人文內涵及其發(fā)展前景[D];北京服裝學院;2012年
6 李志梅;嵇康阮籍比較研究[D];華僑大學;2009年
7 馬文艷;嵇康的自然觀[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8 呂芳;嵇康論辯文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9 賀林林;嵇康與阮籍音樂美學思想之比較[D];西安音樂學院;2011年
10 姚晨娟;魏晉“任誕”思想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積聚;;情感網(wǎng)絡[J];詞刊;2011年08期
2 張紅玉;羅淑娟;;聲樂教學中的教育功能[J];青年文學家;2011年12期
3 鄭警;;鋼琴即興伴奏藝術探索[J];畢節(jié)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4 程鵬民;胡一真;;淺談眼神在中國古典舞中的作用[J];青年文學家;2011年12期
5 劉藝華;;淺議音樂的社會功能[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6 張鳳靜;;淺談音樂與情感的關系[J];青年文學家;2011年15期
7 汪宇飛;;心隨樂動 情由琴升——高師非音樂專業(yè)鋼琴教學側記[J];大眾文藝;2011年11期
8 牛雪瑤;;基于民族音樂的教育特征研究[J];才智;2011年16期
9 童梓君;;淺談歌曲情感分析——以閻維文《母親》為例[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1年22期
10 黃文君;;由《走西口》引發(fā)的對陜北民歌的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1年12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呂健;音樂:情感的表達與溝通方式[N];中華讀書報;2002年
2 陳[?如;現(xiàn)在的歌為什么難聽?[N];文藝報;2002年
3 幼彤;歌唱的時代[N];中國教育報;2001年
4 牛童;音樂欣賞中的審美體驗[N];新疆日報(漢);2001年
5 楊曉萍;靈之韻 舞之魂[N];云南日報;2001年
6 王蘋(作者單位:合肥市廬劇團);琵琶演奏與音樂美[N];安徽經(jīng)濟報;2002年
7 張琬麟;民族舞蹈改革創(chuàng)新迫在眉睫[N];中國藝術報;2001年
8 王炬;“我永遠在浪尖上”[N];人民日報;2000年
9 李開方;舞蹈的希望[N];陜西日報;2000年
10 段小光;精神家園——新世紀音樂代表:《神秘園》[N];深圳商報;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丁好;論古典奏鳴曲的形成[D];上海音樂學院;2007年
2 張詠春;中國禮樂戶研究的幾個問題[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向本濤;人體動作的科學記錄法[D];上海師范大學;2008年
2 鄭月平;從歷史文化學的角度解讀北宋之雅樂[D];西北大學;2005年
3 廖寧杰;歌曲《送上我心頭的思念》的藝術特征及演唱分析[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4 劉麗娜;理性在激越的情感中吶喊[D];貴州師范大學;2006年
5 王美虹;論聲樂教學在影視表演專業(yè)的定位及功能[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6 王華;從西洋歌劇詠嘆調的歷史脈絡中探尋歌劇詠嘆調的美學特征[D];陜西師范大學;2009年
7 蘇李;蘇珊·朗格藝術理論中的音樂幻象理論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7年
8 顏春英;二胡演奏的心理調控[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9 陳肖東;論音樂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10 高銳;廣告音樂在品牌構建過程中的作用[D];蘇州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0497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yuetheory/1049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