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武皇“十萬宮廷樂”
本文關鍵詞:探究武皇“十萬宮廷樂”
【摘要】:武皇"十萬宮廷樂"是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則天于公元683年開始大規(guī)�;I建的宮廷樂隊,是唐朝繁榮音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意義和價值。而現(xiàn)存于河南省洛陽市龍門鎮(zhèn)田山村的武皇"十萬宮廷樂"與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本文主要通過探究武皇十萬宮廷樂的歷史背景、現(xiàn)狀,來揭示這個神秘而古老的樂種。
【作者單位】: 信陽師范學院音樂學院;
【關鍵詞】: 十萬宮廷樂 武則天 唐朝 洛陽
【分類號】:J609.2
【正文快照】: 武皇“十萬宮廷樂”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樂種,現(xiàn)存于洛陽市龍門鎮(zhèn)田山村。其樂隊、樂曲、樂器等音樂形態(tài)都表現(xiàn)出濃厚的歷史文化特征。常麗梅在《洛陽“十萬樂”的初步考察與研究》一文中指出:“民間傳說武則天曾率文武大臣自東都洛陽出發(fā)隨其朝拜嵩山,途中小憩,樂師便為其奏樂,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尹夏清;;唐沙州刺史李無虧石墓門圖像試析[J];敦煌學輯刊;2006年01期
2 向開明,李寶祥;論中日舞蹈文化[J];東疆學刊;2004年01期
3 蔡鋒;對古代皇宮貴族女性文化教育的考察[J];婦女研究論叢;2004年03期
4 丁承運;中國古代調(diào)式音階發(fā)隱——兼論中國樂學的雅、俗之爭[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5 劉懷榮;南北朝及隋代樂府官署演變考[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6 孫琳;;唐宋雅樂之區(qū)別的音樂文化原因探究[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6年S1期
7 孫衛(wèi)國;中國古代音樂教育機構及其歷史功用[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01年03期
8 李西林;唐朝三代帝王對盛唐音樂繁榮的貢獻與歷史局限[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9 秦序;;“燕樂”并非唐代音樂的一種恰當分類——隋唐樂舞的分類問題[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10 陳海濤;胡旋舞、胡騰舞與柘枝舞——對安伽墓與虞弘墓中舞蹈歸屬的淺析[J];考古與文物;2003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甄秉浩;;我國歷史上登封泰、嵩兩岳的皇帝——武則天[A];武則天研究論文集[C];1997年
2 介永強;;武則天與祥瑞[A];武則天研究論文集[C];1997年
3 劉曼春;;武則天時期敦煌佛教藝術[A];武則天研究論文集[C];1997年
4 趙文潤;;論武則天在文化史上的貢獻[A];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新世紀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5 路榮;;武則天郊廟類詩歌評析[A];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新世紀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6 余扶危;李德方;;唐東都武則天明堂遺址探索[A];中國古都研究(第五、六合輯)——中國古都學會第五、六屆年會論文集[C];198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周期政;唐代樂舞歌辭研究[D];河北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路榮;武則天詩歌研究[D];西北大學;2001年
2 康瑞軍;唐代音樂繁盛原因探索[D];山西大學;2003年
3 劉成榮;中古封禪文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3年
4 盛曉玲;武則天形象現(xiàn)代流變及性別文化闡釋[D];河南大學;2006年
5 張敏;唐代封禪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出棟;;論唐代音樂繁榮的原因[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1年06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本報記者 李建偉;唐代“音樂活化石”重現(xiàn)風采[N];中國知識產(chǎn)權報;2003年
2 本報記者 王玉平;比蹦迪還瘋狂的唐代胡旋舞[N];華興時報;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宋佳;唐武皇“十萬宮廷樂”的歷史考略[D];青島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0222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yuetheory/1022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