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吟天地間的華彩——《虛籟》探究
本文關(guān)鍵詞:暗吟天地間的華彩——《虛籟》探究
【摘要】:20世紀二十年代一首暗含著劉天華先生國樂改革思想的琵琶曲《虛籟》悄然而行。在這首代表著他三首琵琶曲中最為成熟的作品中,見證著劉天華先生的夙愿與中國哲學精神。本文從劉天華先生的生平入手,在先生為改進國樂所做的努力中尋找《虛籟》的創(chuàng)作本源,以及對《虛籟》的曲式結(jié)構(gòu)、演奏技法、意韻拿捏等一系列音樂本體的分析研究,旨在尋找劉天華先生在《虛籟》中所給我們留下的音樂文化精神。
【作者單位】: 山西大學音樂學院;
【關(guān)鍵詞】: 劉天華 《虛籟》 國樂改革
【分類號】:J632.33
【正文快照】: 暗吟天地間的華彩——《虛籟》探究《虛籟》又名《今夕》或《長夜吟》,是1929年2月劉天華先生受蔡元培先生之邀擔任北大音樂傳習所琵琶導師期間創(chuàng)作的,發(fā)表于同年8月的《音樂雜志》,是一首寫意的琵琶曲。一、《虛籟》的文字學闡釋1.《虛籟》曲名的相關(guān)詮釋關(guān)于《虛籟》曲名及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李暉;;劉天華的三首琵琶曲解析[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2 施詠;;劉天華及“劉氏三杰”研究述評(上)[J];音樂研究;2008年02期
3 李祖勝;;“虛籟”真是指無聲嗎——與張馨先生商榷[J];人民音樂;2006年05期
4 林石城;劉天華先生創(chuàng)作的琵琶曲《虛籟》[J];人民音樂;1998年01期
5 盛雪;;融會貫通 洋為中用——試析劉天華先生和他的琵琶作品《虛籟》[J];藝術(shù)研究;2008年03期
6 張馨;劉天華琵琶曲《虛籟》的創(chuàng)作思想探微——暨紀念劉天華先生逝世70周年[J];中國音樂教育;2002年09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沈天水;;論馮夢龍的“情教”說[J];蒲松齡研究;2008年04期
2 鄭歲黎;胡曉紅;;淺析象罔是意象而非意境[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1期
3 許抗生;;《淮南子》論“無為而治”[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4 吳福友;吳根友;;論老莊道家的語言哲學思想[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5 李凱;顏炳罡;;莊子詮釋方法探析[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6 李春娟;;形上審美與價值同構(gòu)——方東美生命美學的本體論解析[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7 吳正茂;趙永偉;;法律儒家化新論[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8 彭松;;文化困境中的詩性省思——葉維廉的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9 張成;;晉宋至盛唐山水田園詩的思想和諧美[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10 高旭;;論莊子生命哲學的“忘世”思想[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蘭輝耀;;莊子技術(shù)觀的倫理精神及其現(xiàn)代價值[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2 解明;;淺談有時代特色道德教育模式的構(gòu)建[A];政府管理創(chuàng)新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3 馬賽;;后期墨家名實觀初探[A];“回顧與前瞻:中國邏輯史研究30年”全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4 黃劍華;;從漢代畫像看兩漢時期的鬼神信仰[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二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5 黃佩賢;;漢墓畫像遺存所見的天界[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二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6 向佐群;;環(huán)境協(xié)同論與老莊哲學的解讀與同構(gòu)[A];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2009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第四卷)[C];2009年
7 烏杰;;和諧社會與改革[A];中國改革論壇暨中國體改研究會2005年北京年會論文集[C];2005年
8 趙健;;孔子“天人”思想研究[A];孔學研究(第十五輯)——云南孔子學術(shù)研究會第十五次暨海峽兩岸第八次孔子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9 姚小鷗;王克家;;《論語·憲問》篇“駢邑三百”解[A];儒學與二十一世紀文化建設(shè):首善文化的價值闡釋與世界傳播[C];2007年
10 付粉鴿;;論老莊的自然生命價值觀[A];改革開放三十年與價值哲學發(fā)展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寶春;南朝東海徐氏家族文化與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羅驤;慧遠與東晉佛教的變遷[D];南開大學;2010年
3 范江濤;駁雜與務實:《抱樸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開大學;2010年
4 王偉;《呂氏春秋》體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5 王小燕;魏晉隱士美學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6 劉明輝;魏晉士人政治心態(tài)類型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7 呂廟軍;中國古代政治文化符號[D];南開大學;2010年
8 張欣;先秦飲食審美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9 李慧智;儒經(jīng)及其經(jīng)學闡釋對杜詩的影響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10 劉紅紅;莊子思想與魏晉時期中國文藝的自覺[D];暨南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天問;當代工筆花鳥畫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2 曹藝;論漢字體設(shè)計中的“形”與“態(tài)”之美[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3 關(guān)學銳;《莊子》生存美學思想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4 楊國;試論倪瓚“聊以自娛”的繪畫美學思想[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5 魯京京;古史辨派對《史記》中先秦史料評判之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6 王英娜;《淮南子》“道”論及其文藝觀[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7 方祥勇;中國古代象喻批評方法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8 王思齊;《新序》《說苑》小說價值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9 吳玉冰;茶療養(yǎng)生的本質(zhì)及其成因[D];湖南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10 杜娟;論公務員的自我實現(xiàn)[D];湘潭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崔海燕;;感悟民族樂器琵琶[J];劇作家;2006年04期
2 孫怡;傳統(tǒng)民族器樂曲中的文學性因素與音樂欣賞[J];人民音樂;2002年03期
3 李祖勝;;“虛籟”真是指無聲嗎——與張馨先生商榷[J];人民音樂;2006年05期
4 張馨;劉天華琵琶曲《虛籟》的創(chuàng)作思想探微——暨紀念劉天華先生逝世70周年[J];中國音樂教育;2002年09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李祖勝;;“虛籟”真是指無聲嗎——與張馨先生商榷[J];人民音樂;2006年05期
2 逯凱;;暗吟天地間的華彩——《虛籟》探究[J];中國音樂;2012年03期
3 李永志;;淺談《虛籟》及其演奏[J];藝海;2000年04期
4 金葉;;《虛籟》,美的曲音[J];創(chuàng)作評譚;2004年11期
5 任宏;;靜夜思——淺析王范地演奏的《虛籟》之藝術(shù)特點[J];中國音樂;2013年02期
6 陸曙鳴;;國樂先驅(qū)者的心聲——琵琶曲《虛籟》漫筆[J];音樂愛好者;1992年01期
7 吳海燕;;試析琵琶獨奏曲《大浪淘沙》與《虛籟》[J];劇影月報;2008年05期
8 王蕾;;琵琶文曲《虛籟》的情感演繹與表達[J];大眾文藝;2013年02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齊潔;琵琶曲《虛籟》的樂譜與演奏版本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13年
,本文編號:10060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yuetheory/1006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