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中西部及察哈爾地區(qū)阿斯爾與民族民間歌曲考究
本文關鍵詞:內蒙古中西部及察哈爾地區(qū)阿斯爾與民族民間歌曲考究
【摘要】:我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多民族文明古國,全國56個民族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共同創(chuàng)造了光輝燦爛的音樂文化,積累和傳承了非常寶貴而且十分豐富的音樂遺產。各民族的民間音樂浩如煙海,絢麗多彩。內蒙古自治區(qū)最具代表性。內蒙古自治區(qū)是我國成立的第一個"民族自治管轄區(qū)",同時又是一個蒙、漢、回、滿、維吾爾族等十多個民族雜居的地區(qū)。它位于祖國北部,由東北向西南延伸,是一個狹長的高原地帶,地域遼闊,資源豐富,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各民族長期生息在這個特殊的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大融合中,不同的生產勞動、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民族語言和不同地域的地方方言所形成的不同的文化傳統(tǒng),使這一地區(qū)的民歌朝著日益多彩的方面發(fā)展。特別是以呼和浩特東北郊的"大窯文化"和伊盟、巴盟的"河套文化"最為代表性。內蒙古自治區(qū)素有"歌的故鄉(xiāng)、舞的海洋"之稱。為了能夠更好地傳承和發(fā)展我國民族民間音樂,因此,對內蒙古中西部地區(qū)各族民歌進行挖掘、整理、概述、探討、研究,從而促進內蒙古自治區(qū)音樂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有著深遠的意義。
【作者單位】: 集寧師范學院;
【關鍵詞】: 內蒙古 察哈爾阿斯爾 民族民間歌曲
【基金】:“蒙古族及北疆少數(shù)民族文化傳承與發(fā)展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項目(課題名稱:察哈爾蒙古族宮廷音樂“阿斯爾”的流變考,項目編號:jsky2016007)成果 內蒙古自治區(qū)高等學?茖W研究項目(課題名稱:察哈爾蒙古族傳統(tǒng)音樂阿斯爾藝術研究,項目編號:NJSY16305)成果
【分類號】:J607
【正文快照】: 1內蒙古中西部地區(qū)的蒙古族民歌內蒙古中西部地區(qū)的蒙古族民歌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一直是蒙古族音樂文化的基礎,也是蒙古族文學藝術的主流。對于蒙古族這樣一個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來說,民歌乃是最深動、便捷,最為群眾喜聞樂見的音樂藝術形式。一部蒙古音樂史,就是一部蒙古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波·特古斯;;簡論《阿斯爾查干海青》[J];民族文學研究;1987年06期
2 慶歌樂;;談談蒙古族宴樂曲《阿斯爾》的流傳與演變[J];內蒙古藝術;2008年02期
3 高·青格勒圖,斯勒巴特爾;蒙古族器樂曲──“阿斯爾”[J];內蒙古藝術;1998年02期
4 慶歌樂;;蒙古族器樂曲曲牌《阿都沁·阿斯爾》探析[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5 慶歌樂;;論蒙古族傳統(tǒng)器樂套曲《阿斯爾》的母體與變體[J];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6 慶歌樂;;論《阿斯爾》樂隊在草原絲竹樂風格形成的重要作用[J];內蒙古藝術;2014年01期
7 童葉;;草原人家[J];內蒙古藝術;2006年02期
8 慶歌樂;;蒙古族古典宴樂《阿斯爾》的傳統(tǒng)器樂特征[J];內蒙古藝術;2006年02期
9 慶歌樂;;論傳統(tǒng)變奏手法在蒙古族器樂曲《阿斯爾》中的運用[J];音樂創(chuàng)作;2012年12期
10 苗幼卿;;淺談蒙古族民間器樂曲阿斯爾[J];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本報記者 高小萍 通訊員 朱磊;“我們心里很期待”[N];博爾塔拉報(漢);2011年
2 寶樂兒邋奇林;鑲黃旗獲 “阿斯爾音樂之鄉(xiāng)”“火不思傳承基地” 兩項命名[N];內蒙古日報(漢);2008年
3 孟瑞林 屈春梅;原生態(tài)民俗音樂“古如道”走進大學校園[N];鄂爾多斯日報;2008年
4 記者 巴雅爾圖;藝術的盛會 人民的節(jié)日[N];錫林郭勒日報;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吳晶;察哈爾地區(qū)“阿斯爾”音樂的調查與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4年
2 周麗青;蒙古族宮廷器樂曲阿斯爾藝術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3年
3 陳曉偉;莫·阿斯爾小說研究[D];內蒙古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8581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lelunwen/858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