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尼采哲學視角下窺探馬勒《第三交響曲》的創(chuàng)作思想
本文關鍵詞:從尼采哲學視角下窺探馬勒《第三交響曲》的創(chuàng)作思想
【摘要】:古斯塔夫·馬勒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奧地利著名的作曲家之一,其作品以交響曲和聲樂作品為主。本文以馬勒的《第三交響曲》為例,結合著名哲學家尼采的"超人"、"日神"、"酒神"以及"悲劇性"等哲學思想,通過對該作品的音樂本體、思想內涵以及馬勒的創(chuàng)作背景等方面進行分析,從而解讀出尼采哲學思想在馬勒交響曲創(chuàng)作中的運用,深刻地反映出作曲家的心理矛盾與掙扎以及所處時代特有的文化特色。
【作者單位】: 南陽師范學院音樂學院;
【關鍵詞】: 馬勒 《第三交響曲》 尼采 哲學思想
【分類號】:J604
【正文快照】: 古斯塔夫?馬勒是浪漫主義晚期的作曲家,指揮家,其創(chuàng)作的交響曲在世界音樂作品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馬勒的《d小調第三交響曲》是1895年和1896年的夏天,其在阿特西湖畔度假時,身邊安靜秀麗的自然景色使馬勒郁悶躁動的心情很快平靜下來,神秘的創(chuàng)作靈感由此迸發(fā)所創(chuàng)作的。馬勒對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歐梵;;馬勒的《復活》交響樂[J];書城;2003年12期
2 錢楊杰;馬勒的歌[J];云嶺歌聲;2005年03期
3 王文瀾;馬勒藝術風格概觀[J];音樂探索(四川音樂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4 鄔治國;;馬勒交響樂創(chuàng)作思想的成因及突破[J];歌海;2007年05期
5 Joanna C.Lee;;從門外漢到歌劇通 馬勒和歌劇(二)[J];歌劇;2011年04期
6 高屹;;馬勒現(xiàn)象[J];音樂愛好者;2011年09期
7 孫國忠;;馬勒百年祭[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8 肖復興;;馬勒是我們一生的朋友[J];北京觀察;2012年04期
9 江東;;到琴臺聆聽馬勒[J];戲劇之家(上半月);2012年Z1期
10 李歐梵;;一位藝術家的生與死——馬勒逝世一百周年隨感[J];讀書;2012年04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馬力;馬勒中國地區(qū)總部暨技術中心開業(yè)[N];中國工業(yè)報;2006年
2 趙三明;中國市場對馬勒還有很多機會[N];中國工業(yè)報;2008年
3 賈曉偉;馬勒:中國樂迷的“誤解”與“情結”[N];深圳特區(qū)報;2012年
4 徐堯;聽馬勒的“天國之聲”[N];音樂周報;2013年
5 張亮;德國馬勒公司將在中國拓展氣門驅動業(yè)務[N];中國工業(yè)報;2007年
6 本報記者 徐東怡;聯(lián)手三環(huán) 馬勒拓展氣門驅動業(yè)務[N];機電商報;2007年
7 本報記者 遲明霞;中國汽車零部件市場前景無限[N];中華工商時報;2008年
8 劉雪楓;廣州的馬勒狂歡[N];21世紀經濟報道;2008年
9 劉元舉;深交的馬勒色彩[N];音樂周報;2010年
10 高屹;神壇上的馬勒?[N];音樂周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孫絲絲;“世紀末”的心靈探尋:馬勒三首中期交響曲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銀萍;馬勒藝術人格研究[D];山東藝術學院;2011年
2 黃鍵;馬勒音樂死亡內涵源起考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2年
3 朱連理;從馬勒的交響作品看西方音樂中的“死亡”母題[D];上海音樂學院;2009年
4 黃金銘;馬勒的愛情與藝術歌曲[D];華東師范大學;2014年
5 劉平平;論馬勒交響樂的創(chuàng)作突破與精神內涵[D];中央音樂學院;2011年
6 趙星華;從《少年魔角》中看馬勒的早期交響曲[D];中央音樂學院;2015年
7 黃慶鵬;馬勒聲樂套曲《旅行者之歌》的音樂創(chuàng)作及演唱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8 李泉;馬勒聲樂套曲《青年漫游之歌》創(chuàng)作分析[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9 李艷姣;馬勒歌曲集《少年魔角》的創(chuàng)作與表現(xiàn)研究[D];西安音樂學院;2012年
10 張巖;馬勒《流浪者之歌》音樂與演唱研究[D];天津音樂學院;2014年
,本文編號:8337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lelunwen/833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