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音樂藝術論文 >

利蓋蒂《第二弦樂四重奏》微復調技術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06 22:12

  本文關鍵詞:利蓋蒂《第二弦樂四重奏》微復調技術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利蓋蒂 《第二弦樂四重奏》 微復調 音高組織 節(jié)奏組織 “音色—音響”功能


【摘要】:1961年,匈牙利作曲家利蓋蒂1創(chuàng)作的無打擊樂器的大型管弦樂隊作品《大氣》(Atmospheres,1961)首演于多瑙厄辛根音樂節(jié)(Donaueschinger Musiktagen),引起西方先鋒音樂陣營的轟動。在這部作品中,利蓋蒂使用了一種新型的卡農技術,聲部繁多又大同小異,從而形成一種微變的、網狀的、內動外靜的、極為復雜的音響體。他稱這種技術為"微復調"(micro-polyphony),成為利蓋蒂音樂的標志。利蓋蒂創(chuàng)作于1968年的《第二弦樂四重奏》雖然由于編制限制無法構成那種只有管弦樂隊才能表現(xiàn)出來的宏大的微復調織體,但是它幾乎匯集了有關微復調的所有核心原則與技術,極具研究價值。因此本文選擇利蓋蒂《第二弦樂四重奏》為研究對象,并從音高組織、節(jié)奏組織和"音色—音響"功能三個方面對樂曲中的微復調技術進行較為全面和深入的分析。
【作者單位】: 海南大學藝術學院;
【關鍵詞】利蓋蒂 《第二弦樂四重奏》 微復調 音高組織 節(jié)奏組織 “音色—音響”功能
【分類號】:J614
【正文快照】: “微復調”(micro-polyphony),也稱作“微型對位”或“音色復調”,它既與技術有關,也與織體有關,具有以下一些一般性特征:1.以卡農作為控制音高的手段;2.聲部劃分微小到以單件樂器為單位;3.整個織體構成一個密集的網狀;4.各聲部間都有極細微的節(jié)奏差異;5.以整體“音色—音響”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鴻鐸;利蓋蒂的結構思維特征、表現(xiàn)形式及其意義[J];中國音樂學;2005年04期

2 陳鴻鐸;;利蓋蒂第一冊六首鋼琴練習曲創(chuàng)作研究(上)[J];音樂研究;2007年01期

3 周文嬌;;“一體化”與“網狀結構”——《利蓋蒂結構思維研究》的讀后思考[J];齊魯藝苑;2012年05期

4 朱建;利蓋蒂與他的《大氣》[J];音樂愛好者;1994年05期

5 楊捷;;淺析利蓋蒂與他的《練習曲》[J];芒種;2014年06期

6 繆薇薇;;利蓋蒂作品中的“利蓋蒂和弦”[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9年03期

7 張弦;;理性與激情——聽鄒翔首演全本利蓋蒂練習曲[J];鋼琴藝術;2013年06期

8 姜蕾;隨利蓋蒂“遨游太空”[J];音樂愛好者;2004年06期

9 陳鴻鐸;;利蓋蒂第一冊六首鋼琴練習曲創(chuàng)作研究(下)[J];音樂研究;2007年02期

10 周銘孫;;又攀巔峰——有感于鄒翔首演全本利蓋蒂練習曲[J];鋼琴藝術;2013年06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本報記者 張悅;我為何要挑戰(zhàn)利蓋蒂的“魔鬼”琴鍵?[N];中國藝術報;2013年

2 劉冰;莫扎特與現(xiàn)代音樂家共舞[N];音樂周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陳鴻鐸;利蓋蒂結構思維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王怡;淺析《利蓋蒂鋼琴練習曲第一集》—之第四首《號角》[D];西安音樂學院;2011年

2 王明;喬治·利蓋蒂《氣氛》的音色—織體結構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9年

3 曹蘊琦;利蓋蒂復調技法探析[D];廈門大學;2014年

4 姚娟;利蓋蒂《室內樂協(xié)奏曲》中的節(jié)奏特征[D];武漢音樂學院;2009年

5 崔哲;利蓋蒂《第二弦樂四重奏》作曲技法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4年

6 龐悅;細膩的筆觸 精致的音響[D];西安音樂學院;2012年

7 周媛;碰撞·滲透·交融·創(chuàng)新[D];上海音樂學院;2009年

,

本文編號:80572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lelunwen/80572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dd56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