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演唱中辯證關系的運用研究
本文關鍵詞:聲樂演唱中辯證關系的運用研究
【摘要】:唯物辯證法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今社會體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辯證統(tǒng)一是唯物辯證法中三大基本定律之一,它指出了矛盾在任何事物中普遍存在著對立和統(tǒng)一兩種關系,這種關系也被稱之為“辯證關系”。從方法論的角度來講,它是一種認識事物的方法,對于處理復雜問題大有益處。聲樂演唱作為一種融合了語言、音樂、表演等多方面因素的復雜而綜合的藝術形式,其對歌者有非常高的要求。歌者需要在歌唱的過程中合理地處理好生理機能、歌唱技巧和情感表達之間的復雜關系。影響聲樂演唱的各項因素恰恰以一種對立又統(tǒng)一的狀態(tài)并存于聲樂演唱的活動實踐之中。因此,在本文中筆者立足于聲樂演唱的視角,以辯證統(tǒng)一論為工具,力圖從“歌唱基本要素”、“歌唱技巧”及“歌唱情感表達”這三個聲樂演唱的重要方面加以全面的分析。具體而言,在第二章中,筆者逐一討論了聲樂演唱中基本組成部分,例如氣息,喉嚨等。在第三章中,在上一章節(jié)的基礎之上,筆者進一步討論了聲樂演唱中一些看似對立實則統(tǒng)一的技巧與概念,例如歌唱中的松與緊、歌唱中的高位置與低氣息、歌唱中的靠前與靠后、高聲區(qū)和中低聲區(qū)等等。通過前兩章的論述,歌者可以獲得嫻熟的科學演唱技巧,在此基礎之上,在第四章中,筆者討論了情感與技巧的辯證關系。從全文的結構上,筆者以層層遞進的關系,逐步地縱向地討論了聲樂演唱中各個組成部分內(nèi)部的辯證關系,與此同時,筆者也橫向地分析了不同組成部分間的辯證關系。這樣的橫豎交織,由點及面的組織結構,更加符合聲樂演唱本身作為一個復雜系統(tǒng)的特性,也有助于讀者從局部和宏觀兩個角度對于聲樂演唱中的辯證關系有一個系統(tǒng)了解。總結地說,科學地將唯物辯證法運用到聲樂演唱的實踐中,從辯證統(tǒng)一的角度分析聲樂演唱中各個組成部分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對于提升歌者的各項歌唱技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它不但能分析出問題的根結所在,更可以提供解決方案,讓復雜的概念清晰化。
【關鍵詞】:聲樂演唱 歌唱技巧 辯證關系 情感表達
【學位授予單位】:沈陽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J616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引言8-9
- 第二章 歌唱基本要素中的辯證關系9-21
- 一、呼吸9-11
- (一) 呼吸的原理9-10
- (二) 呼與吸的辯證關系10-11
- 二、聲帶11-13
- (一) 聲帶的發(fā)聲原理11-12
- (二) 聲帶與氣息的辯證關系12-13
- 三、共鳴13-17
- (一) 共鳴的原理14
- (二) 主要的共鳴腔體14-15
- (三) 共鳴的作用15-16
- (四) 共鳴與氣息的辯證關系16-17
- 四、喉部17-18
- (一) 打開喉嚨的辯證關系17
- (二) 穩(wěn)定喉位的辯證關系17-18
- 五、吐字咬字18-21
- (一) 咬字吐字的原理19
- (二) 咬字吐字的辯證關系19-21
- 第三章 歌唱技巧中的辯證關系21-31
- 一、歌唱中的松與緊21-22
- (一) 喉嚨打開和聲音集中21-22
- (二) 胸部放松和腰腹緊張22
- 二、歌唱中的高位置與低氣息22-24
- 三、歌唱中的靠前與靠后24-26
- 四、歌唱中的高、中、低聲區(qū)26-28
- (一) 高、中、低聲區(qū)的辯證關系26
- (二) 統(tǒng)一聲區(qū)的方法26-28
- 五、聲樂演唱與鋼琴伴奏的辯證關系28-31
- 第四章 情感表達與歌唱技巧的辯證關系31-40
- 一、情感表達的內(nèi)涵31-33
- (一) 清晰明確地表達歌詞32
- (二) 深刻精準地分析作品32-33
- 二、歌唱技巧的內(nèi)涵33-34
- 三、情感表達是歌唱技巧的根本目標34-35
- (一) 歌唱起源于情感表達34-35
- (二) 歌唱的基本功能是情感表達35
- 四、歌唱技巧是情感表達的實現(xiàn)方法35-36
- 五、“聲”與“情”的統(tǒng)一36-40
- (一) 以“聲”促“情”37-38
- (二) 以“情”帶“聲”38-40
- 結論40-41
- 個人簡介41-42
- 參考文獻42-4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曉敏;;論聲樂演唱中的“聲”與“情”[J];藝術教育;2006年12期
2 劉洋君;宋偉偉;;再論聲樂演唱與教學中的自然[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3 逯璐;;淺談聲樂演唱中“聲”與“情”[J];音樂天地;2006年09期
4 劉松林;;聲樂演唱中的教學與實踐[J];藝術評論;2007年05期
5 范義付;;聲樂演唱中氣息運用誤區(qū)分析[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7年25期
6 張明德;;淺談聲樂演唱中的情感培養(yǎng)[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7年11期
7 王康華;;聲樂演唱中情感體驗探析[J];電影評介;2008年15期
8 宮雯;;聲樂演唱的藝術魅力賞析[J];中國商界(下半月);2008年08期
9 彭桂云;;淺析聲樂演唱中的“聲”與“情”[J];大眾文藝(理論);2008年12期
10 徐琨;張小軍;;聲樂演唱者“怯場”析因及在教學中的對策研究[J];民營科技;2008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史yN琳;;聲樂演唱中語言情感藝術的探究[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音樂專輯)[C];2006年
2 黃丕裕;;聲樂教學要養(yǎng)成三種好習慣[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3 翟歆歆;;聲樂演唱意象掃描實驗[A];第四屆全國音樂心理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山東省臨沂市群眾文化藝術館 王保全;開展群眾演唱活動的必要性研究[N];音樂生活報;2011年
2 易鳳祥;永榮礦業(yè)公司舉辦員工聲樂培訓[N];經(jīng)理日報;2008年
3 張欣 黑龍江藝術職業(yè)學院08聲樂系 學生;淺談氣息在聲樂演唱中的運用[N];音樂生活報;2010年
4 陳茴茴;打破技巧的樊籬[N];音樂周報;2013年
5 華中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趙茜 劉陽卓;關于非術語化聲樂教學的若干思考[N];山西青年報;2013年
6 本報記者 谷雨;孜孜不倦教誨 盡心盡力培育[N];音樂生活報;2010年
7 本報記者 陳婉婉;鄺實:唱不盡生活的美[N];安徽日報;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薛麗;探究聲樂演唱之美[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2 彭莉;聲樂演唱藝術中的思維及其培養(yǎng)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3年
3 丁夢;聲樂演唱與教學辯證觀初探[D];曲阜師范大學;2015年
4 牛麗媛;聲樂心理學在聲樂演唱中的應用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5年
5 蔣倩;歌唱家郎毓秀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5年
6 易雨馨;音樂劇《歌舞線上》中的戲劇性演唱分析[D];北京舞蹈學院;2015年
7 孫曉果;論情感表達在聲樂演唱中的重要作用[D];吉林藝術學院;2015年
8 黃新星;音樂力度在聲樂演唱中的作用[D];云南藝術學院;2016年
9 顏超航;福建省莆田市莆仙戲的演唱方法對聲樂演唱的啟發(fā)[D];云南藝術學院;2016年
10 鄭涵文;試論聲樂演唱中“高位置”的重要性[D];西安音樂學院;2016年
,本文編號:6493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lelunwen/649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