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消費級腦機接口和腦電神經反饋的交互式電子音樂作品《思考之聲》
本文關鍵詞:基于消費級腦機接口和腦電神經反饋的交互式電子音樂作品《思考之聲》,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EEG可以客觀地顯示出人類的大腦活動,將其用于創(chuàng)作音樂是一項有趣的研究。但傳統(tǒng)的腦電采集設備存在體積大、昂貴、佩戴過程繁瑣等特點,直到近年來開始出現的消費級腦機接口,讓這項研究的代價大大減輕。本作品是以消費級腦機接口、計算機為物質媒介創(chuàng)作的,帶有開放結構的新媒體藝術作品。其以腦電生物反饋的方式形成演奏者與音樂之間的交互。音樂的生成、演奏及效果參數均不同程度地通過腦機接口與演奏者的思考狀況相關聯。其最終形成的具有New Age氛圍音樂風格特點的樂曲,不僅使聽眾舒心減壓,亦作用于演奏者自身,以達到一種“思考—傾聽—思考”的良性循環(huán)。我們以作品的形式,引入一種新的藝術交互方式,結合五音、純律等理論的應用,使之在具備藝術欣賞價值的同時,具有向情緒減壓、游戲娛樂等領域推廣的潛質。
【關鍵詞】:消費級腦機接口 腦波音樂 腦電神經反饋 交互式電子音樂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J628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第1章 研究背景6-12
- 1.1 腦電生物反饋與計算機作曲系統(tǒng)6-7
- 1.2 現存腦波音樂作品回顧7-12
- 第2章 作品的原理及構成12-31
- 2.1 交互參數13-15
- 2.1.1 音樂參數13-14
- 2.1.2 腦電生物反饋參數14-15
- 2.2 音樂的形成15-31
- 2.2.1 音高、音長、速度以及音符密度16-19
- 2.2.2 氛圍音樂介紹以及律制設定19-20
- 2.2.3 加法合成及音色改變20-23
- 2.2.4 基于延時網絡的激勵效果23-25
- 2.2.5 掃頻音效觸發(fā)25-26
- 2.2.6 低通濾波及空間效果26-29
- 2.2.7 母帶效果器29-31
- 第3章 作品實現31-42
- 3.1 硬件平臺31-34
- 3.1.1 干電極式腦電采集技術與消費級腦機接口31-34
- 3.2 軟件平臺34-41
- 3.2.1 Cycling74Max軟件介紹34-35
- 3.2.2 部分代碼35-41
- 3.3 作品演奏41-42
- 第4章 作品的評估42-45
- 4.1 淺談其藝術價值42-44
- 4.2 用于音樂治療的可行性44-45
- 第5章 結論與展望45-47
- 參考文獻47-54
- 致謝54-5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尼克·弗萊明;李魯;;展望2020[J];中國科技翻譯;2012年03期
2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錢久超;夏斌;楊文璐;;基于P300誘發(fā)電位的腦機接口技術研究綜述[A];全國第21屆計算機技術與應用學術會議(CACIS·2010)暨全國第2屆安全關鍵技術與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2 ;腦機接口數據競賽[A];首屆全國功能神經影像學和神經信息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3年
3 岳鵬;苗丹民;邱玉輝;;一種眼動型腦機接口的設計原理[A];計算機技術與應用進展——全國第17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應用(CACIS)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6年
4 何慶華;吳寶明;王禾;卓豫;;腦機接口視覺剌激方法實驗研究[A];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進展——2007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聯合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7年
5 周鵬;趙欣;葛家怡;李寧;郁洪強;王明時;;基于運動想象的腦機接口的個性化設計方法研究[A];天津市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會2008年年會暨首屆生物醫(yī)學工程與臨床論壇論文集[C];2008年
6 郭苗苗;徐桂芝;王磊;王江;;基于小波變換的聽覺腦機接口特征信號分析[A];天津市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會第三十一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7 賈文艷;趙香花;高小榕;高上凱;楊福生;;2003年腦機接口數據競賽論文之五——想像左右手運動的單次腦電信號分類[A];首屆全國功能神經影像學和神經信息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3年
8 何慶華;吳寶明;王禾;鐘渝;杜曉蘭;彭承琳;;瞬態(tài)視覺誘發(fā)電位在腦機接口中的實驗研究[A];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9 高小榕;;腦機接口中的信息傳輸技術[A];Proceedings of the 8th Biennial Conference of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Neuroscience[C];2009年
10 張少白;陳悅;;腦皮層信號ECoG在腦機接口中的應用研究[A];第25屆中國控制與決策會議論文集[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羅朝淑;腦機接口:喚起神經康復的新希望[N];科技日報;2011年
2 常麗君;腦機接口讓猴子成功控制虛擬手臂[N];科技日報;2013年
3 葉平安;腦機接口:人與電腦的橋梁[N];電腦報;2014年
4 本報記者 馬文方;腦機接口:互聯網遙遠的疆界[N];中國計算機報;2010年
5 實習生 陳明立;腦機接口,開啟“心靈感應”時代[N];科技日報;2010年
6 本報記者 孫燕燕;洪波:腦機接口傳遞思維[N];北京科技報;2010年
7 記者 李鵬;“腦機接口”實驗:意識控制成真[N];北京科技報;2012年
8 松鼠會;腦機接口 不只是科幻[N];科學導報;2012年
9 安之;未來至上在創(chuàng)“芯”[N];經濟日報;2014年
10 記者 陳寧 通訊員 周煒 楊洋;“鼠哥”眼光出眾的奧秘[N];浙江日報;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慧霞;蜜蜂(Apis mellifera L.)腦機接口的飛行控制神經機理研究[D];浙江大學;2014年
2 王洪濤;混合腦機接口實現及其應用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3 汪芳;基于強化學習的植入式腦機接口神經信息解碼:算法設計及應用[D];浙江大學;2015年
4 張瑞;面向重度殘疾人的腦機接口功能輔助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6年
5 劉伯強;腦機接口分類算法及實驗研究[D];天津大學;2005年
6 余天佑;多模態(tài)與多自由度腦機接口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3年
7 吳正華;穩(wěn)態(tài)視覺誘發(fā)電位在腦機接口及認知過程中的應用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8 程明;基于腦電信號的腦—計算機接口的研究[D];清華大學;2004年
9 龍錦益;腦信號分析的算法研究與多模態(tài)腦機接口[D];華南理工大學;2012年
10 朱丹華;基于穩(wěn)態(tài)視覺誘發(fā)電位相位的腦機接口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吳俊;EEG-fMRI混合腦機接口去噪及信號源定位技術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2 孫鍇;靈長類動物腦機交互計算標準化平臺的設計與實現[D];浙江大學;2016年
3 李椋;基于實時功能磁共振成像的腦機接口技術研究[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14年
4 徐國強;基于非平衡處理的P300腦機接口研究[D];南京大學;2014年
5 林勤光;基于穩(wěn)態(tài)視覺誘發(fā)電位和錯誤相關負電位的腦機接口系統(tǒng)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6年
6 佘熙瑋;非線性UKF算法的實現及其在運動軌跡解碼中的應用[D];浙江大學;2016年
7 王舒歡;基于運動想象的腦機接口研究[D];天津工業(yè)大學;2016年
8 馬健楠;腦神經信號實時處理系統(tǒng)平臺軟件研發(fā)[D];浙江大學;2016年
9 陸盛林;基于腦機接口的虛擬現實三維目標的控制研究及應用[D];華南理工大學;2016年
10 劉博元;基于消費級腦機接口和腦電神經反饋的交互式電子音樂作品《思考之聲》[D];上海師范大學;2016年
本文關鍵詞:基于消費級腦機接口和腦電神經反饋的交互式電子音樂作品《思考之聲》,,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523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lelunwen/452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