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格尼尼《二十四首隨想曲》研究
本文關鍵詞:帕格尼尼《二十四首隨想曲》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尼科洛·帕格尼尼(Niccolo Paganini,1782-1840),是十九世紀初期意大利著名的小提琴作曲家、演奏家。他開拓了作為弦樂主要代表樂器小提琴的演奏技法和音樂創(chuàng)作,成為當時乃至至今最為炫技、最具表現(xiàn)力、最富個性的小提琴家。他開創(chuàng)了小提琴演奏、創(chuàng)作技法的新格局,同時還把吉他的一些演奏技法融入到小提琴創(chuàng)作當中,拓展了小提琴的樂器性能,使小提琴的表現(xiàn)力更加豐富并富有活力,并將小提琴弓弦技法和表現(xiàn)手法發(fā)展的淋漓盡致。法國大革命后,帕格尼尼順應社會發(fā)展潮流并抓住機會,大力發(fā)展個人原創(chuàng)作品歐洲巡回演奏會,產(chǎn)生了很好的反響,并使他在歐洲各國得到了一定的認可和贊譽,為浪漫主義及后來各個時期的藝術家在藝術、哲學、美學等領域的創(chuàng)作奠定了寬廣而新穎的創(chuàng)新基礎。本論文由五個章節(jié)構成。第一章主要講述帕格尼尼所處時代背景和個人生涯對其創(chuàng)作和演奏的影響,分析社會政治變動和歷史發(fā)展趨勢對他產(chǎn)生的不可避免的引導作用;第二章對帕格尼尼《二十四首隨想曲》逐一進行簡要的音樂理論分析,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其音樂內涵;第三章具體分析他《二十四首隨想曲》的創(chuàng)作和演奏特色,從曲式結構、和聲、復調和左、右手技法兩方面分別進行論述,體現(xiàn)他作品所具有的創(chuàng)造性;第四章從帕格尼尼自由奔放的演奏和強烈的民族情感兩方面,對帕格尼尼《二十四首隨想曲》所體現(xiàn)出的藝術風格特色進行分析,了解其在整個弦樂發(fā)展史上的重要地位;第五章探析帕格尼尼《二十四首隨想曲》作為重要的音樂遺產(chǎn),對之后小提琴領域及其他器樂領域創(chuàng)作與表演所產(chǎn)生的影響,進而體現(xiàn)出其作品的重要價值。本文結合筆者本科期間學習小提琴演奏的經(jīng)歷,通過對弦樂演奏技法及曲譜的專業(yè)分析,結合帕格尼尼所處時期的社會情況,對帕格尼尼這個傳奇人物的作品中所蘊含的藝術特質和產(chǎn)生的影響進行挖掘和研究。在此,筆者希望能通過對歷史背景分析和作品賞析,對帕格尼尼的創(chuàng)作和演奏所具有的深遠價值和影響進行客觀和全面的論述,充分展現(xiàn)這位藝術巨匠在音樂史上的偉大成就。
【關鍵詞】:尼科洛·帕格尼尼 《二十四首隨想曲》 創(chuàng)作特色 演奏特色 影響
【學位授予單位】:內蒙古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J622.1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引言11-13
- 0.1 選題意義11
- 0.2 研究現(xiàn)狀11-12
- 0.3 研究內容和研究難點12
- 0.4 主要研究方法12-13
- 一、帕格尼尼《二十四首隨想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13-14
- 1.1 社會局勢的動蕩13-14
- 1.2 音樂體制的更迭14
- 二、帕格尼尼《二十四首隨想曲》音樂理論分析14-29
- 三、帕格尼尼《二十四首隨想曲》的創(chuàng)作和演奏特色29-37
- 3.1 《二十四首隨想曲》的創(chuàng)作特色30-34
- 3.1.1 即興風格30-31
- 3.1.2 單三段式31-32
- 3.1.3 意大利典型二聲部風格32-33
- 3.1.4 主題變奏曲式33
- 3.1.5 與吉他的融合33-34
- 3.2 《二十四首隨想曲》的演奏特色34-37
- 3.2.1 拋弓技法35
- 3.2.2 雙音連弓技法35-36
- 3.2.3 左手撥弦技法36
- 3.2.4 單弦演奏技法36-37
- 四、帕格尼尼《二十四首隨想曲》的藝術風格特色37-41
- 4.1 自由奔放之美37-39
- 4.1.1 隨心所欲的表演37-38
- 4.1.2 高超技巧的基墊38-39
- 4.2 民族情結之深39-41
- 4.2.1 受意大利歌劇的啟蒙39-40
- 4.2.2 與意大利舞曲的融合40-41
- 4.2.3 意大利民間器樂的影響41
- 五、帕格尼尼《二十四首隨想曲》的影響41-49
- 5.1 對弦樂領域的影響42-47
- 5.1.1 對小提琴創(chuàng)作的影響42-43
- 5.1.2 對小提琴演奏的影響43-47
- 5.2 對其他音樂形式的影響47-49
- 結論49-50
- 主要參考文獻50-52
- 附錄:《二十四首隨想曲》基本樂曲信息52-53
- 致謝5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金鵬;;帕格尼尼的愛與愁[J];世界文化;2007年05期
2 錢永利;;好看與好玩——說帕格尼尼拉琴[J];音樂生活;2010年10期
3 莫泊桑;鐘世文;;帕格尼尼的墳基[J];文化譯叢;1985年01期
4 包成田;;“魔鬼”的善行——帕格尼尼佚事一則[J];音樂愛好者;1988年03期
5 ;帕格尼尼的“遺孀”[J];樂器;1998年01期
6 ;用皮鞋演奏的帕格尼尼[J];聰明泉;2005年04期
7 陳金鵬;;帕格尼尼的愛與愁[J];意林;2009年10期
8 佚名;;帕格尼尼的無奈[J];半月選讀;2010年11期
9 羅曼;陳敏;;“魔鬼”帕格尼尼的傳奇(四)[J];小演奏家;2011年02期
10 ;“魔鬼”帕格尼尼的傳奇(十三)[J];小演奏家;2011年11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張長;感受帕格尼尼[N];人民日報;2005年
2 蔣雄達;琴壇鬼靈——帕格尼尼[N];音樂周報;2003年
3 早報記者 陳晨;“當代帕格尼尼”來滬演繹《梁!穂N];東方早報;2012年
4 張歡;“笑到最后是我的榮幸”[N];音樂周報;2007年
5 本報記者 紫茵;如火的激情 似水的柔曼[N];音樂周報;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軒一文;舒曼《帕格尼尼隨想曲主題練習曲》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2 關淞月;帕格尼尼小提琴炫技特點分析[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5年
3 張嫻華;對帕格尼尼《D大調小提琴協(xié)奏曲》的演奏研究[D];天津音樂學院;2016年
4 劉潔瓊;帕格尼尼《二十四首隨想曲》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6年
5 劉天野;《帕格尼尼24首長笛隨想曲》鑒析[D];上海音樂學院;2012年
6 涂韻娜;論帕格尼尼對小提琴藝術的貢獻及影響[D];江西師范大學;2008年
7 劉岱;根據(jù)帕格尼尼《第24首隨想曲》改編的兩部雙鋼琴作品的藝術風格對比與演奏詮釋[D];湖南師范大學;2014年
8 李絢;帕格尼尼小提琴炫技風格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7年
9 涂園園;三首李斯特《帕格尼尼大練習曲》演奏分析[D];上海音樂學院;2011年
10 李倩穎;李斯特六首《帕格尼尼練習曲》的形態(tài)解析與演奏問題[D];天津音樂學院;2014年
本文關鍵詞:帕格尼尼《二十四首隨想曲》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287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lelunwen/428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