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演奏中的模擬音效及其藝術(shù)價值
本文關(guān)鍵詞:二胡演奏中的模擬音效及其藝術(shù)價值,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模擬音效作為一種特殊而形象的音樂語言也時常為作曲家和演奏家所使用,模擬音效在中國民族器樂的作品中屢見不鮮。為了配合音樂呈現(xiàn)更多元表現(xiàn)力的需要,二胡中的模擬音效是指作曲家和演奏者通過利用二胡的形制和構(gòu)造,配合二胡的演奏技巧,以某種自然界或生活中的聲音為模擬對象,再利用音高、節(jié)奏等進行音樂上的加工和處理從而發(fā)出的一種模擬性的特殊音響效果。模擬音效為音樂潤色、賦予音樂畫面感和身臨其境之感,有時還對音樂的主題、風格、音樂性格、意韻的呈現(xiàn)起到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使得音樂的情感得到更好的詮釋和表達。本文以二胡演奏中的模擬音效為研究對象,主要分為三章對其進行分析:一、對二胡演奏不同歷史時期模擬音效的使用進行縱向梳理,對模擬音效按模擬對象進行分類整理;二、結(jié)合演奏模擬音效所使用的二胡演奏技法,進行歸納和分析;三、闡述模擬音效的藝術(shù)價值。本文的重點是全面梳理和總結(jié)了二胡的各類模擬音效,并分為對自然界聲音的模擬和對人工創(chuàng)造音響的模擬兩大類加以列舉。通過對二胡演奏中的模擬音效的搜集整理、分析和研究,試圖去探尋模擬音效在二胡演奏藝術(shù)中的使用及其與二胡演奏技法的關(guān)系,從而了解模擬音效對于二胡演奏藝術(shù)的重要價值,為二胡演奏者更好的理解音樂的表現(xiàn)和感情表達提供一些參考。
【關(guān)鍵詞】:二胡 模擬音效 特殊音響 演奏技法 情感
【學位授予單位】:武漢音樂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J632.21
【目錄】:
- 中文摘要6-7
- 英文摘要7-8
- 緒論8-11
- 一、前人文獻綜述8-9
- 二、模擬音效與“特殊音效”、“非樂音”的關(guān)系9-11
- 第一章 二胡作品中模擬音效的運用分析11-52
- 第一節(jié) 二胡作品中模擬音效的運用分析11-37
- 一、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前11-17
- 二、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末17-25
- 三、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至今25-37
- 第二節(jié) 對自然界音響的模擬37-42
- 一、對流水聲、風聲的模擬37-39
- 二、對鳥鳴、馬嘶鳴、馬蹄聲等動物音響的模擬39-42
- 第三節(jié) 對人工創(chuàng)造音響的模擬42-52
- 一、對樂器的模擬42-46
- 二、對人聲的模擬46-52
- 第二章 模擬音效所運用的二胡技法分析52-57
- 第一節(jié) 左手演奏技法52-54
- 一、滑音52-53
- 二、撥弦53-54
- 三、輪指54
- 四、輕指54
- 第二節(jié) 右手演奏技法54-56
- 一、雙弦奏法54-55
- 二、大擊弓奏法55
- 三、琴桿敲擊琴筒55
- 四、右手擊蛇皮55
- 五、虛弓55-56
- 第三節(jié) 一些其他音效和技法56-57
- 一、八度定弦56
- 二、不用千斤56
- 三、全曲內(nèi)弦演奏56-57
- 第三章 模擬音效在二胡演奏中的藝術(shù)價值57-63
- 第一節(jié) 更好的詮釋音樂作品,增加作品的藝術(shù)感染力57-60
- 第二節(jié) 促進二胡作品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60-61
- 第三節(jié) 促進演奏技法的創(chuàng)新61-63
- 結(jié)語63-64
- 參考文獻64-66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毅;二胡演奏意識訓練的探析[J];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2 張勁;二胡演奏的左手“放松”[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3 趙寒陽;二胡演奏中的“境、精、靜、凈”[J];南京藝術(shù)學院學報(音樂及表演版);2003年02期
4 李秀清;試論二胡演奏的呼吸規(guī)律及運用[J];中州大學學報;2003年01期
5 石瑾;談二胡演奏中技巧與非技巧因素的關(guān)系[J];婁底師專學報;2003年04期
6 馬剛;淺談二胡演奏中呼吸的作用及運用[J];四川戲劇;2005年06期
7 劉琛;《千人二胡演奏》[J];中國攝影家;2005年03期
8 楊建榮;;二胡演奏系列講座之二 作品中的風格技巧與演奏中的音樂表現(xiàn)[J];民族音樂;2006年02期
9 鄭瑞芝;;二胡演奏中的放松問題[J];大舞臺;2006年05期
10 林曉紅;;怎樣培養(yǎng)少兒的二胡演奏才能[J];藝苑;2006年12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山東省鄒城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 蔣培君;二胡演奏技巧的訓練方法[N];音樂生活報;2012年
2 記者 鄭煒君;“令人著魔”的琴藝是怎樣練成的[N];嘉興日報;2006年
3 ;梅村街道傾力打造二胡文化品牌[N];無錫日報;2011年
4 樸東生;解讀嚴潔敏二胡演奏[N];音樂周報;2008年
5 本報記者 張永 秦華;農(nóng)民工藝術(shù)館里賞民樂[N];鄭州日報;2011年
6 ;且談二胡與氣功[N];音樂生活報;2010年
7 一非;全國二胡少兒優(yōu)秀選手(業(yè)余)展演為民樂教育開辟新路[N];中國藝術(shù)報;2011年
8 尚雯;情動心弦[N];中國藝術(shù)報;2013年
9 本報首席記者單紅;走進梅村二胡文化園[N];無錫日報;2012年
10 本報實習記者 白偉;黃海懷:名曲悠悠 不朽弓弦[N];中國藝術(shù)報;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于琳;論二胡演奏中主體思維的重要作用[D];天津音樂學院;2010年
2 田少杰;論二胡演奏藝術(shù)中“外”與“內(nèi)”的相互聯(lián)系[D];山西大學;2010年
3 朱維婷;二胡演奏中的動力調(diào)控[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4 向健美;二胡演奏技藝中的情理交融[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5 夏冰;“氣”與二胡演奏[D];西北民族大學;2011年
6 萬炳乾;論二胡演奏中氣息的運用與探究[D];四川音樂學院;2013年
7 馬宗哲;論二胡表演藝術(shù)的若干問題[D];山西大學;2015年
8 王思;“情聲交融,虛實相生”—論二胡演奏中的意境[D];山西大學;2015年
9 劉倩倩;二胡教學中兩手配合的訓練[D];上海音樂學院;2015年
10 周橙;論視唱練耳與基本樂理的訓練對提高二胡演奏能力的影響[D];上海音樂學院;2015年
本文關(guān)鍵詞:二胡演奏中的模擬音效及其藝術(shù)價值,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7924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lelunwen/379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