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代雅樂與禮樂制度探微
發(fā)布時間:2023-01-09 13:36
辨析遼代雅樂,需要"還原"論樂語境:其一是歷史語境的還原。若將遼代雅樂置于中華禮樂文明之中,可以發(fā)現(xiàn)遼代雅樂上有承繼,下有延續(xù),即中國禮樂文化之主脈并未在遼朝中斷。這說明,契丹族統(tǒng)治者具有一種尊照漢家舊典制禮作樂,以此來表示自己的政治合法性、正統(tǒng)性的思想;其二是文化語境的還原。若將遼代禮樂文化與中原唐朝禮樂文化進(jìn)行比較性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遼代雅樂具有國家象征的意義,即它是遼代政治統(tǒng)治的象征性隱喻。這說明遼代禮樂文化具有"二元性",不僅蘊含了契丹族對中原文化的強烈認(rèn)同取向,也體現(xiàn)出了堅持民族文化的契丹本位原則。
【文章頁數(shù)】:6 頁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禮儀”章補論[J]. 王學(xué)軍. 孔子研究. 2014(02)
[2]重器功能,合禮演化——從金石樂懸到本品鼓吹[J]. 項陽. 中國音樂. 2011(03)
[3]《契丹國志》一則史料芻議——兼論契丹之旗鼓[J]. 陳曉偉,石艷軍. 東北史地. 2010(02)
[4]中國禮樂制度四階段論綱[J]. 項陽. 音樂藝術(shù)(上海音樂學(xué)院學(xué)報). 2010(01)
[5]禮樂·雅樂·鼓吹樂之辨析[J]. 項陽. 中央音樂學(xué)院學(xué)報. 2010(01)
[6]對先秦“金石之樂”興衰的現(xiàn)代解讀[J]. 項陽. 中國音樂. 2007(01)
[7]周代禮制的嬗變與雅樂內(nèi)涵的變化[J]. 王秀臣. 社會科學(xué)輯刊. 2005(04)
[8]鼓吹十二案考釋[J]. 許繼起. 中國音樂學(xué). 2004(04)
[9]鼓吹樂起源說[J]. 王珉. 音樂藝術(shù).上海音樂學(xué)院學(xué)報. 2003(04)
[10]遼寧法庫縣葉茂臺遼肖義墓[J]. 溫麗和. 考古. 1989(04)
博士論文
[1]唐代樂府制度研究[D]. 左漢林.首都師范大學(xué) 2005
本文編號:3729275
【文章頁數(shù)】:6 頁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禮儀”章補論[J]. 王學(xué)軍. 孔子研究. 2014(02)
[2]重器功能,合禮演化——從金石樂懸到本品鼓吹[J]. 項陽. 中國音樂. 2011(03)
[3]《契丹國志》一則史料芻議——兼論契丹之旗鼓[J]. 陳曉偉,石艷軍. 東北史地. 2010(02)
[4]中國禮樂制度四階段論綱[J]. 項陽. 音樂藝術(shù)(上海音樂學(xué)院學(xué)報). 2010(01)
[5]禮樂·雅樂·鼓吹樂之辨析[J]. 項陽. 中央音樂學(xué)院學(xué)報. 2010(01)
[6]對先秦“金石之樂”興衰的現(xiàn)代解讀[J]. 項陽. 中國音樂. 2007(01)
[7]周代禮制的嬗變與雅樂內(nèi)涵的變化[J]. 王秀臣. 社會科學(xué)輯刊. 2005(04)
[8]鼓吹十二案考釋[J]. 許繼起. 中國音樂學(xué). 2004(04)
[9]鼓吹樂起源說[J]. 王珉. 音樂藝術(shù).上海音樂學(xué)院學(xué)報. 2003(04)
[10]遼寧法庫縣葉茂臺遼肖義墓[J]. 溫麗和. 考古. 1989(04)
博士論文
[1]唐代樂府制度研究[D]. 左漢林.首都師范大學(xué) 2005
本文編號:37292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lelunwen/372927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