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桐與勛伯格音樂作品中的無調(diào)性三音組構(gòu)態(tài)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0-30 15:15
無調(diào)性三音組是指由三全音和小二度音程構(gòu)成的三音組,在勛伯格早期作品及桑桐《夜景》和《在那遙遠的地方》中被大量運用,但兩位作曲家在具體使用中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文章在構(gòu)建無調(diào)性三音組的組合形態(tài)及模式的基礎上,來考察勛伯格和桑桐作品中的三音組形態(tài),并將他們的使用模式進行比較,進而揭示二者的異同。同時,闡述桑桐如何通過三音組的選擇性運用來實現(xiàn)無調(diào)性音樂的民族化。
【文章來源】: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 2019,(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9 頁
【部分圖文】:
;坦祥sh坦律飛.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對話勛伯格、欣德米特與庫赫特:桑桐和聲理論研究,兼論德奧和聲理論在中國的傳播與發(fā)展[J]. 張惠玲. 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 2017(04)
[2]對桑桐先生《在那遙遠的地方》的手稿研究與音樂分析[J]. 錢仁平,唐榮,諶碧雯. 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 2016(01)
[3]復合音程循環(huán)的構(gòu)成與技術特征研究[J]. 陳林. 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 2014(04)
[4]民歌主題與無調(diào)性和聲的巧妙結(jié)合——賀桑桐鋼琴曲《在那遙遠的地方》創(chuàng)作60周年[J]. 鄭英烈. 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 2007(04)
[5]民歌與無調(diào)性和聲結(jié)合的最早探索──析桑桐鋼琴曲《在那遙遠的地方》[J]. 陳銘志. 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 1995(02)
[6]桑桐的和聲風格與手法[J]. 劉學嚴. 音樂研究. 1984(02)
[7]桑桐的《夜景》試釋[J]. 鄭英烈. 音樂藝術. 1983(02)
本文編號:3466955
【文章來源】: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 2019,(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9 頁
【部分圖文】:
;坦祥sh坦律飛.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對話勛伯格、欣德米特與庫赫特:桑桐和聲理論研究,兼論德奧和聲理論在中國的傳播與發(fā)展[J]. 張惠玲. 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 2017(04)
[2]對桑桐先生《在那遙遠的地方》的手稿研究與音樂分析[J]. 錢仁平,唐榮,諶碧雯. 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 2016(01)
[3]復合音程循環(huán)的構(gòu)成與技術特征研究[J]. 陳林. 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 2014(04)
[4]民歌主題與無調(diào)性和聲的巧妙結(jié)合——賀桑桐鋼琴曲《在那遙遠的地方》創(chuàng)作60周年[J]. 鄭英烈. 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 2007(04)
[5]民歌與無調(diào)性和聲結(jié)合的最早探索──析桑桐鋼琴曲《在那遙遠的地方》[J]. 陳銘志. 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 1995(02)
[6]桑桐的和聲風格與手法[J]. 劉學嚴. 音樂研究. 1984(02)
[7]桑桐的《夜景》試釋[J]. 鄭英烈. 音樂藝術. 1983(02)
本文編號:34669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lelunwen/346695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