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輔博物館館藏樂器及音樂文化生態(tài)探析
發(fā)布時間:2021-08-05 21:41
遼寧省朝陽市德輔博物館,是朝陽首家民辦博物館,具有獨特的社會文化功能,自成立以來就實行免費開放,堅持社會公益事業(yè),為地方性文化事業(yè)做出了巨大貢獻。德輔博物館館藏文物極其豐富,其中樂器文物就包括“萬年前的陶鼓、八千年的石塤與骨笛、四千年的石磬”等,具有較強的代表性。本文以德輔博物館作為研究載體,對館藏樂器及音樂文化生態(tài)進行探析。采用音樂學等學科理論,介紹該博物館的創(chuàng)建與運營、分類與定位,分析館藏史前樂器的樂器形制、音樂性能,以及音樂文化生態(tài)與文化內(nèi)涵。在此基礎上探討德輔博物館作為文化展示空間,在文化傳承與文物保護、知識傳播與文化詮釋以及社會教育等方面的功能與價值。本文共有六個章節(jié)。第一章為德輔博物館的基本概況,包括創(chuàng)建緣由、運營理念以及工作開展情況。第二章對館藏樂器概況進行梳理,包括館藏樂器所屬時期及文化背景、館藏樂器收藏與陳展現(xiàn)狀。第三章為館藏擊奏樂器,包括小河西文化陶鼓、趙寶溝文化石磬、夏家店下層文化石磬等;第四章為館藏吹奏樂器,包括興隆洼文化骨笛、興隆洼文化石塤、紅山文化陶塤等。兩章分別對每類樂器的起源發(fā)展、形制性能等進行分析,對館藏樂器的文物信息與音樂性能進行梳理。第五章為音樂文...
【文章來源】:遼寧師范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shù)】:7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圖文】:
德輔館藏骨笛DF0946骨笛的產(chǎn)生,承載著濃厚的社會信息
166房址出土骨笛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小河西文化陶鼓[J]. 王冬力,李維濤,張婧. 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8(01)
[2]對中國鼓樂器初始階段相關(guān)問題的探討[J]. 班一. 音樂研究. 2017(03)
[3]對文物及博物館館藏文物若干問題的再認識[J]. 李學軍. 孔廟國子監(jiān)論叢. 2016(00)
[4]興隆洼文化、骨笛及巫文化研究[J]. 石琳,張國強. 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12)
[5]博物館傳承城市文化的意義和途徑[J]. 羅向軍. 文物春秋. 2016(03)
[6]紅山文化為代表的中國文明起源之路[J]. 滕海鍵. 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5(08)
[7]紅山文化中晚期的祭祀活動及其特點初探[J]. 烏蘭. 內(nèi)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 2013(02)
[8]論原始音樂的巫術(shù)性[J]. 鄭聰. 飛天. 2011(24)
[9]內(nèi)蒙古敖漢旗興隆洼文化八千前年骨笛研究[J]. 席永杰,張國強,楊國慶. 北方文物. 2011(01)
[10]骨笛乎,竹笛乎——析中國笛文化的變遷[J]. 宋爽. 廣西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4)
博士論文
[1]中國民族傳統(tǒng)體育文化生態(tài)研究[D]. 饒平.湖南師范大學 2015
[2]中國東北南部地區(qū)新石器文化的時空框架與譜系格局研究[D]. 杜戰(zhàn)偉.吉林大學 2014
[3]故宮博物院中的皇家文化與博物館文化[D]. 趙冠群.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 2014
[4]大連音樂文化生態(tài)研究[D]. 王兵.福建師范大學 2012
[5]中國新石器時代出土樂器研究[D]. 申瑩瑩.中央音樂學院 2012
[6]滿族薩滿神話研究[D]. 谷穎.東北師范大學 2010
[7]東北薩滿藝術(shù)與相關(guān)民俗[D]. 胡衛(wèi)軍.蘇州大學 2008
碩士論文
[1]從《山海經(jīng)》中的神話、巫術(shù)探藝術(shù)萌芽期的“DNA”[D]. 邱騰.山東大學 2014
[2]史前樂器探究[D]. 毛璐.武漢音樂學院 2013
[3]博物館民族樂器的分類及相關(guān)問題的思考[D]. 張阿琦.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 2012
[4]中國古代笛屬樂器的歷史研究[D]. 朱清泉.河南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324506
【文章來源】:遼寧師范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shù)】:7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圖文】:
德輔館藏骨笛DF0946骨笛的產(chǎn)生,承載著濃厚的社會信息
166房址出土骨笛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小河西文化陶鼓[J]. 王冬力,李維濤,張婧. 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8(01)
[2]對中國鼓樂器初始階段相關(guān)問題的探討[J]. 班一. 音樂研究. 2017(03)
[3]對文物及博物館館藏文物若干問題的再認識[J]. 李學軍. 孔廟國子監(jiān)論叢. 2016(00)
[4]興隆洼文化、骨笛及巫文化研究[J]. 石琳,張國強. 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12)
[5]博物館傳承城市文化的意義和途徑[J]. 羅向軍. 文物春秋. 2016(03)
[6]紅山文化為代表的中國文明起源之路[J]. 滕海鍵. 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5(08)
[7]紅山文化中晚期的祭祀活動及其特點初探[J]. 烏蘭. 內(nèi)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 2013(02)
[8]論原始音樂的巫術(shù)性[J]. 鄭聰. 飛天. 2011(24)
[9]內(nèi)蒙古敖漢旗興隆洼文化八千前年骨笛研究[J]. 席永杰,張國強,楊國慶. 北方文物. 2011(01)
[10]骨笛乎,竹笛乎——析中國笛文化的變遷[J]. 宋爽. 廣西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4)
博士論文
[1]中國民族傳統(tǒng)體育文化生態(tài)研究[D]. 饒平.湖南師范大學 2015
[2]中國東北南部地區(qū)新石器文化的時空框架與譜系格局研究[D]. 杜戰(zhàn)偉.吉林大學 2014
[3]故宮博物院中的皇家文化與博物館文化[D]. 趙冠群.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 2014
[4]大連音樂文化生態(tài)研究[D]. 王兵.福建師范大學 2012
[5]中國新石器時代出土樂器研究[D]. 申瑩瑩.中央音樂學院 2012
[6]滿族薩滿神話研究[D]. 谷穎.東北師范大學 2010
[7]東北薩滿藝術(shù)與相關(guān)民俗[D]. 胡衛(wèi)軍.蘇州大學 2008
碩士論文
[1]從《山海經(jīng)》中的神話、巫術(shù)探藝術(shù)萌芽期的“DNA”[D]. 邱騰.山東大學 2014
[2]史前樂器探究[D]. 毛璐.武漢音樂學院 2013
[3]博物館民族樂器的分類及相關(guān)問題的思考[D]. 張阿琦.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 2012
[4]中國古代笛屬樂器的歷史研究[D]. 朱清泉.河南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3245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lelunwen/332450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