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受容·傳承:中原傳統(tǒng)文化中的舞鋼軋琴
發(fā)布時間:2021-07-06 00:09
舞鋼軋琴是河南省首批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在數(shù)百年的歷史長河中,以山西民間音樂品種為前身,通過拓寬其音樂"受容性"接納、融合中原傳統(tǒng)文化,完成其"在地化"進程,確立了其河南民間音樂品種的屬性。舞鋼軋琴的當代傳承需以當代大眾審美為依托,提升其音樂美,實現(xiàn)受眾的最大化。
【文章來源】:四川戲劇. 2020,(05)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一、舞鋼軋琴其琴其人
(一)舞鋼軋琴
(二)舞鋼軋琴傳承人
二、舞鋼軋琴的“在地化”與受容性
(一)中原傳統(tǒng)文化背景與舞鋼軋琴的“在地化”
(二)在地化進程中的音樂受容
三、舞鋼軋琴的當代傳承思考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湘中民間儀式音聲的“在地化”與互文性研究[J]. 趙書峰. 民族藝術研究. 2019(05)
本文編號:3267111
【文章來源】:四川戲劇. 2020,(05)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一、舞鋼軋琴其琴其人
(一)舞鋼軋琴
(二)舞鋼軋琴傳承人
二、舞鋼軋琴的“在地化”與受容性
(一)中原傳統(tǒng)文化背景與舞鋼軋琴的“在地化”
(二)在地化進程中的音樂受容
三、舞鋼軋琴的當代傳承思考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湘中民間儀式音聲的“在地化”與互文性研究[J]. 趙書峰. 民族藝術研究. 2019(05)
本文編號:32671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lelunwen/326711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