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吟誦家鄭敏鐘的技藝觀與實踐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19 09:43
福州吟誦調是中華傳統(tǒng)吟誦的一個流派,它伴隨著折枝詩(1)的發(fā)展,有很高的藝術性。文章以福州吟誦家鄭敏鐘先生的吟誦為本體進行研究,從他的學習感悟、創(chuàng)腔特點、曲調特征、字調關系、聲情與辭情的關系以及筆者受到的啟示等角度做了分析和總結,以期通過揭示"依字行腔"的中國式創(chuàng)腔的奧妙和規(guī)律,為音樂創(chuàng)作提供一定的素材,同時推動吟誦這一絕學重返課堂,通過教育,以中國傳統(tǒng)禮樂文化的修身特質來增強國家認同、民族認同和文化認同。
【文章來源】:中國音樂. 2019,(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8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國早期詩歌體式生成原理[J]. 趙敏俐. 文學評論. 2017(06)
[2]福州吟誦調現(xiàn)狀及其活態(tài)特征與成因分析[J]. 黃曉濤. 中國音樂. 2017(02)
[3]論傳統(tǒng)吟誦的語言本位特征[J]. 趙敏俐. 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06)
[4]吟誦的記譜[J]. 秦德祥. 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 2012(02)
[5]“聲情”辨——對一個漢語古典詩學形式范疇的研究[J]. 劉方喜. 人文雜志. 2002(06)
[6]中國音樂的意象美學論綱[J]. 羅藝峰. 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 1995(02)
本文編號:3237575
【文章來源】:中國音樂. 2019,(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8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國早期詩歌體式生成原理[J]. 趙敏俐. 文學評論. 2017(06)
[2]福州吟誦調現(xiàn)狀及其活態(tài)特征與成因分析[J]. 黃曉濤. 中國音樂. 2017(02)
[3]論傳統(tǒng)吟誦的語言本位特征[J]. 趙敏俐. 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06)
[4]吟誦的記譜[J]. 秦德祥. 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 2012(02)
[5]“聲情”辨——對一個漢語古典詩學形式范疇的研究[J]. 劉方喜. 人文雜志. 2002(06)
[6]中國音樂的意象美學論綱[J]. 羅藝峰. 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 1995(02)
本文編號:32375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lelunwen/323757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