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劉德海改編版本琵琶曲《昭君出塞》中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
發(fā)布時間:2021-05-26 20:22
琵琶是我國最有代表性的民族樂器之一,它的歷史悠久,音域廣,技法豐富,表現(xiàn)力卓越,從古至今很多仁人志士為它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其中集琵琶演奏、教育、作曲于一身,為琵琶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做出突出貢獻的劉德海先生,是不能不提的一位杰出代表。他的演奏技藝精湛高超,教育理念深刻先進,創(chuàng)作上既善于繼承傳統(tǒng)琵琶樂曲中的精髓,又對傳統(tǒng)音樂勇于大膽創(chuàng)新,其特點鮮明、獨樹一幟。本文將以劉德海改編版本的《昭君出塞》為研究對象,通過梳理和總結(jié)曲中音樂素材、演奏技法與樂曲風格的脈絡(luò),為琵琶演奏者更好的詮釋此曲提供一定的理論幫助,同時嘗試進一步探究劉德海在此曲中繼承與創(chuàng)新的新思路。
【文章來源】:中國音樂學院北京市
【文章頁數(shù)】:2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章 《昭君出塞》中音樂素材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
第二章 《昭君出塞》中演奏技法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
第三章 《昭君出塞》中樂曲風格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個人簡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琵琶文曲《昭君出塞》的人文情懷和藝術(shù)表現(xiàn)[J]. 趙璐. 北方音樂. 2017(09)
[2]論劉德海對20世紀琵琶藝術(shù)的歷史貢獻[J]. 喬建中. 人民音樂. 2014(10)
[3]琵琶演奏技法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J]. 卜卉,王鯤. 大眾文藝. 2010(01)
[4]淺述《塞上曲》和《昭君出塞》之比較[J]. 孫冬東. 北方音樂. 2009(07)
[5]海納百川 能容乃大──從《劉德海傳統(tǒng)琵琶曲集》談劉德海琵琶藝術(shù)特色[J]. 孫麗偉. 人民音樂. 1999(02)
[6]鑿河篇[J]. 劉德海. 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1989(01)
博士論文
[1]劉德海琵琶演奏藝術(shù)研究[D]. 王妍妍.南京藝術(shù)學院 2010
碩士論文
[1]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D]. 范文婧.山西大學 2019
[2]解析劉德海琵琶作品中“反正彈”的應用[D]. 顧圣嬰.中央音樂學院 2017
[3]試論劉德海琵琶“新古典風格”的歷史必然性[D]. 高晶華.中國音樂學院 2017
[4]琵琶文曲《昭君出塞》中人文情懷與審美探微[D]. 寧子涵.江西師范大學 2016
[5]《枯木逢春》[D]. 徐鑫.哈爾濱師范大學 2016
[6]以《人生篇》為例探究琵琶演奏技法的發(fā)展[D]. 冷商睿.天津音樂學院 2014
[7]劉德海琵琶新技法與人文主義關(guān)懷[D]. 李姍.西安音樂學院 2013
[8]略論“反正彈”技術(shù)在劉德海先生創(chuàng)作中的運用[D]. 葛穎.天津音樂學院 2013
[9]20世紀80年代以來琵琶演奏技法發(fā)展的研究[D]. 張凌.上海音樂學院 2012
[10]淺析劉德海《陳隋》對曹安和《漢宮秋月》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D]. 林妍.南京藝術(shù)學院 2011
本文編號:3207008
【文章來源】:中國音樂學院北京市
【文章頁數(shù)】:2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章 《昭君出塞》中音樂素材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
第二章 《昭君出塞》中演奏技法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
第三章 《昭君出塞》中樂曲風格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個人簡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琵琶文曲《昭君出塞》的人文情懷和藝術(shù)表現(xiàn)[J]. 趙璐. 北方音樂. 2017(09)
[2]論劉德海對20世紀琵琶藝術(shù)的歷史貢獻[J]. 喬建中. 人民音樂. 2014(10)
[3]琵琶演奏技法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J]. 卜卉,王鯤. 大眾文藝. 2010(01)
[4]淺述《塞上曲》和《昭君出塞》之比較[J]. 孫冬東. 北方音樂. 2009(07)
[5]海納百川 能容乃大──從《劉德海傳統(tǒng)琵琶曲集》談劉德海琵琶藝術(shù)特色[J]. 孫麗偉. 人民音樂. 1999(02)
[6]鑿河篇[J]. 劉德海. 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1989(01)
博士論文
[1]劉德海琵琶演奏藝術(shù)研究[D]. 王妍妍.南京藝術(shù)學院 2010
碩士論文
[1]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D]. 范文婧.山西大學 2019
[2]解析劉德海琵琶作品中“反正彈”的應用[D]. 顧圣嬰.中央音樂學院 2017
[3]試論劉德海琵琶“新古典風格”的歷史必然性[D]. 高晶華.中國音樂學院 2017
[4]琵琶文曲《昭君出塞》中人文情懷與審美探微[D]. 寧子涵.江西師范大學 2016
[5]《枯木逢春》[D]. 徐鑫.哈爾濱師范大學 2016
[6]以《人生篇》為例探究琵琶演奏技法的發(fā)展[D]. 冷商睿.天津音樂學院 2014
[7]劉德海琵琶新技法與人文主義關(guān)懷[D]. 李姍.西安音樂學院 2013
[8]略論“反正彈”技術(shù)在劉德海先生創(chuàng)作中的運用[D]. 葛穎.天津音樂學院 2013
[9]20世紀80年代以來琵琶演奏技法發(fā)展的研究[D]. 張凌.上海音樂學院 2012
[10]淺析劉德海《陳隋》對曹安和《漢宮秋月》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D]. 林妍.南京藝術(shù)學院 2011
本文編號:32070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lelunwen/320700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