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初期藏族中華民族共同體自覺意識的形成——以1950年代藏族民歌為中心的考察
發(fā)布時間:2021-03-30 14:19
中華民族共同體概念的建構,反映了近代以來中國人在內(nèi)憂外患條件下"獨立富強"之追求。但中華民族由自在實體向自覺實體轉變的"共享"觀念,并不因其出現(xiàn)而被廣大民眾,特別是少數(shù)民族民眾所接受。相對而言,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才成為廣大藏族民眾的自覺意識。1950年代的藏族民歌深刻地揭示了中國共產(chǎn)黨在藏族民眾中華民族共同體自覺意識形成中的核心作用及其形成的動力。
【文章來源】:青海民族研究. 2019,3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身份與意義——藏族精英貢覺仲尼國家認同論析[J]. 周曉艷. 西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04)
[2]近現(xiàn)代藏族精英國家認同的演變與形成[J]. 劉永文,李玉寶. 西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03)
[3]民國時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成長[J]. 俞祖華. 河北學刊. 2018(04)
[4]民國時期康區(qū)藏族精英國家認同的形成與實踐——以第三次康藏糾紛為例[J]. 李雙,喜饒尼瑪. 青海民族研究. 2018(02)
[5]國族、民族與族群:作為國族的中華民族如何可能[J]. 許紀霖. 西北民族研究. 2017(04)
[6]金色的太陽:1950年代藏族民歌中的中共政治形象[J]. 胡文平. 江漢論壇. 2017(02)
[7]青海藏族民歌中的藏傳佛教及其功能[J]. 張敬. 青海民族研究. 2017(01)
[8]夷夏之辨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形成[J]. 關健英. 船山學刊. 2016(01)
[9]筑牢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J]. 沈桂萍. 湖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15(03)
[10]《北京的金山上》:西藏人民唱給毛主席的祝酒歌[J]. 張小芳. 湘潮(上半月). 2013(12)
本文編號:3109654
【文章來源】:青海民族研究. 2019,3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身份與意義——藏族精英貢覺仲尼國家認同論析[J]. 周曉艷. 西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04)
[2]近現(xiàn)代藏族精英國家認同的演變與形成[J]. 劉永文,李玉寶. 西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03)
[3]民國時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成長[J]. 俞祖華. 河北學刊. 2018(04)
[4]民國時期康區(qū)藏族精英國家認同的形成與實踐——以第三次康藏糾紛為例[J]. 李雙,喜饒尼瑪. 青海民族研究. 2018(02)
[5]國族、民族與族群:作為國族的中華民族如何可能[J]. 許紀霖. 西北民族研究. 2017(04)
[6]金色的太陽:1950年代藏族民歌中的中共政治形象[J]. 胡文平. 江漢論壇. 2017(02)
[7]青海藏族民歌中的藏傳佛教及其功能[J]. 張敬. 青海民族研究. 2017(01)
[8]夷夏之辨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形成[J]. 關健英. 船山學刊. 2016(01)
[9]筑牢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J]. 沈桂萍. 湖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15(03)
[10]《北京的金山上》:西藏人民唱給毛主席的祝酒歌[J]. 張小芳. 湘潮(上半月). 2013(12)
本文編號:31096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lelunwen/310965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