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江上游地區(qū)喪鑼鼓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3-29 20:15
在整個漢江上游地區(qū),"打喪鼓"是喪葬活動中最重要的儀式之一,它包含[開歌路][鬧喪][還陽]三個固定性儀程。每一個固定性儀程中使用與之相應的鑼鼓牌子,它們與唱詞結合在一起,體現(xiàn)著鑼鼓牌子的喪事特征。在漢江上游的區(qū)域內(nèi),這些喪鑼鼓牌子構成一個自足的符號系統(tǒng),從音樂形態(tài)學層面來看,它們在顯性的音聲表層顯示出一定的差異,形成了"地域性變體"或"風格性變體",但是在隱性的深層,諸如鑼鼓的奏法特征、節(jié)奏組合、板式結構等方面具有模式特征;從音樂語義學層面來看,它們負載著傳載社會文化、抒發(fā)情感、傳達訊息等功能;從音樂文化學層面來看,它們體現(xiàn)出習俗、禮儀、交際、娛樂等文化功能。
【文章來源】:中國音樂.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3 頁
【部分圖文】:
漢陰縣[鬧喪]儀程中使用的樂器(凌崎攝于2018年4月)
圖1 漢陰縣[鬧喪]儀程中使用的樂器(凌崎攝于2018年4月)在紫陽縣蒿坪鎮(zhèn)、西鄉(xiāng)縣茶鎮(zhèn),歌師傅在各個儀程中還可以用鈸代替鑼來演奏。而在鎮(zhèn)巴、鄖西、竹山等縣,各個儀程中通常只使用鑼和鼓。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模式與變體的“互視”——漢江上游地區(qū)喪鑼鼓牌子的轉(zhuǎn)換生成與簡化還原探析[J]. 凌崎. 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2020(01)
[2]以表演為經(jīng)緯——中國傳統(tǒng)音樂分析方法縱橫談[J]. 楊民康. 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 2015(03)
[3]音樂分析:語言學模式的興衰[J]. 湯亞汀. 中國音樂學. 1992(04)
本文編號:3108128
【文章來源】:中國音樂.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3 頁
【部分圖文】:
漢陰縣[鬧喪]儀程中使用的樂器(凌崎攝于2018年4月)
圖1 漢陰縣[鬧喪]儀程中使用的樂器(凌崎攝于2018年4月)在紫陽縣蒿坪鎮(zhèn)、西鄉(xiāng)縣茶鎮(zhèn),歌師傅在各個儀程中還可以用鈸代替鑼來演奏。而在鎮(zhèn)巴、鄖西、竹山等縣,各個儀程中通常只使用鑼和鼓。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模式與變體的“互視”——漢江上游地區(qū)喪鑼鼓牌子的轉(zhuǎn)換生成與簡化還原探析[J]. 凌崎. 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2020(01)
[2]以表演為經(jīng)緯——中國傳統(tǒng)音樂分析方法縱橫談[J]. 楊民康. 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 2015(03)
[3]音樂分析:語言學模式的興衰[J]. 湯亞汀. 中國音樂學. 1992(04)
本文編號:31081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lelunwen/310812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