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功能性近紅外光譜技術研究音樂風格對解釋水平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01-20 19:36
音樂是人類文化的產(chǎn)物,也是人們傳遞信息的途徑和表達情感的媒介。對于不同的音樂,由于其音樂基本要素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旋律和節(jié)奏,在不同旋律與節(jié)奏的作用下,形成了不同的音樂風格,而不同風格的音樂也會對個體的認知過程和情緒感知有著不同的影響。解釋水平理論是一種描述個體認知活動的方法,它有著廣泛的應用并且被眾多學者認可,解釋水平的本質是個體對被認知事物表征的不同抽象程度。此外,在認知神經(jīng)學層面,前額皮層的活動與個體的認知活動有所關聯(lián)。因此本研究通過測量受試主觀解釋水平和客觀前額葉皮層的激活強度來研究音樂風格對解釋水平的影響。在實驗中,選取了兩種不同風格的歌曲,包括激烈的搖滾音樂和舒緩的古典音樂。在被試者接受音樂刺激的過程中,本文采用行為學方法對個體的主觀解釋水平進行評估,并使用近紅外光譜技術對個體的前額皮層激活強度進行測量。結果發(fā)現(xiàn),與激烈的音樂相比,舒緩的音樂能使得個體的解釋水平提高。而在認知神經(jīng)學層面,個體在激烈音樂中比在舒緩音樂中前額皮層的激活強度更高。研究結果顯示不同風格的音樂對解釋水平產(chǎn)生了不同的影響,也對個體前額皮層的激活強度產(chǎn)生了不同的影響,體現(xiàn)了音樂風格對人的認知過程所產(chǎn)生的影...
【文章來源】:哈爾濱工業(yè)大學黑龍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6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前額皮層[16]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工程碩士學位論文-3-測量大腦某一區(qū)域的激活強度。而相對于功能磁共振成像技術(fMRI),fNIRS雖精度相對不足,但有著無噪音的特點,對于完整的音樂片段,無噪音的設備對實驗設計與開展至關重要。fNIRS還有著設備輕便,成本較低等優(yōu)勢。因此本文選用fNIRS作為客觀神經(jīng)學指標測量的方法。綜上所述,本實驗的目的是通過解釋水平理論這一認知理論,探究音樂風格對人認知活動的影響,同時測量不同風格音樂刺激下的個體前額葉皮層激活強度作為客觀的神經(jīng)學指標,探究認知活動變化的原因。1.2國內外在該方向的研究現(xiàn)狀及分析1.2.1國外研究現(xiàn)狀二十世紀六十年代,Lozanov提出的“暗示學習法”指出,旋律舒緩的古典音樂,能夠緩解個體的緊張情緒,幫助個體集中注意力,提高記憶效率[4]。這說明音樂對于人的認知活動可能存在一定的影響。這種影響也存在著負面的可能。George在2011年的研究發(fā)現(xiàn),音樂提供的多余信息,可能對個體的注意力造成影響,干擾記憶功能,造成記憶效率的下降[5]。也有研究顯示,在不同音樂的刺激下,人們對于利他行為的選擇,可能也存在著變化。此外,音樂刺激改變人的情緒同樣影響了個體的認知。在1983年Schwarz和Clore提出情緒對人的認知提供了信息,這種觀點被廣泛認可,后續(xù)的研究構建了“情緒即信息”(affect-as-information)模型[9],該模型針對不同情緒價的情緒(積極、消極)提出在積極情緒中的個體的認知是基于總體知識架構的,而處在消極中個體的認知更專注于特殊的細節(jié)以及外部的信息。積極的情緒可以被認為是一種安全的信號,它可能導致個體的認知過程變得更具有全局性和圖1-2fNIRS設備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工程碩士學位論文-16-含氧血紅蛋白與缺氧血紅蛋白的濃度,這兩個指標可以用來推測該區(qū)域腦血流和腦血容的變化,由上述神經(jīng)與血管匹配的機制可知,腦血流和腦血容的變化與大腦活動的耗氧量有關,而腦活動的耗氧量與大腦活動有著直接的關系。通過這種方式,fNIRS可以測得大腦各區(qū)域的活躍程度。fNIRS作為一種腦功能成像技術,可以在認知活動的神經(jīng)機制研究中發(fā)揮較大的作用[17][18][64]。3.3儀器構成及測量指標3.3.1儀器構成功能性近紅外光譜技術成像設備一般由以下三個裝置構成,一是光源,光源用來發(fā)發(fā)射近紅外光;二是光源探測器,光源探測器用于接收散射的近紅外光;三是數(shù)據(jù)采集器,數(shù)據(jù)采集器用來將光源探測器收集到的近紅外光散射信息轉化成數(shù)據(jù),并完成存儲和發(fā)送。fNIRS工作狀態(tài)如圖3-2所示,光源向被觀測的大腦區(qū)域發(fā)射紅外光,紅外光是由發(fā)光二極管或者與被試頭型匹配的光線豎探頭發(fā)出,由光學射特性,紅外光以香蕉型的路徑在皮層中散射,該過程中光源探測器被用來收集生理組織散射回的光線,距離光源2-7厘米的光源探測器可以有效收集散射光線。有研究發(fā)現(xiàn),當近紅外光譜設備的光源與探測器之間的距離設置在4厘米左右時,功能性近紅外光譜技術設備觀測皮層表面2-3毫米的血紅蛋白的效果較好[17][65]。功能性近紅外光譜設備通常分為時域(time-domain)、頻域圖3-1近紅外光譜窗吸收光譜[108]
本文編號:2989654
【文章來源】:哈爾濱工業(yè)大學黑龍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6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前額皮層[16]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工程碩士學位論文-3-測量大腦某一區(qū)域的激活強度。而相對于功能磁共振成像技術(fMRI),fNIRS雖精度相對不足,但有著無噪音的特點,對于完整的音樂片段,無噪音的設備對實驗設計與開展至關重要。fNIRS還有著設備輕便,成本較低等優(yōu)勢。因此本文選用fNIRS作為客觀神經(jīng)學指標測量的方法。綜上所述,本實驗的目的是通過解釋水平理論這一認知理論,探究音樂風格對人認知活動的影響,同時測量不同風格音樂刺激下的個體前額葉皮層激活強度作為客觀的神經(jīng)學指標,探究認知活動變化的原因。1.2國內外在該方向的研究現(xiàn)狀及分析1.2.1國外研究現(xiàn)狀二十世紀六十年代,Lozanov提出的“暗示學習法”指出,旋律舒緩的古典音樂,能夠緩解個體的緊張情緒,幫助個體集中注意力,提高記憶效率[4]。這說明音樂對于人的認知活動可能存在一定的影響。這種影響也存在著負面的可能。George在2011年的研究發(fā)現(xiàn),音樂提供的多余信息,可能對個體的注意力造成影響,干擾記憶功能,造成記憶效率的下降[5]。也有研究顯示,在不同音樂的刺激下,人們對于利他行為的選擇,可能也存在著變化。此外,音樂刺激改變人的情緒同樣影響了個體的認知。在1983年Schwarz和Clore提出情緒對人的認知提供了信息,這種觀點被廣泛認可,后續(xù)的研究構建了“情緒即信息”(affect-as-information)模型[9],該模型針對不同情緒價的情緒(積極、消極)提出在積極情緒中的個體的認知是基于總體知識架構的,而處在消極中個體的認知更專注于特殊的細節(jié)以及外部的信息。積極的情緒可以被認為是一種安全的信號,它可能導致個體的認知過程變得更具有全局性和圖1-2fNIRS設備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工程碩士學位論文-16-含氧血紅蛋白與缺氧血紅蛋白的濃度,這兩個指標可以用來推測該區(qū)域腦血流和腦血容的變化,由上述神經(jīng)與血管匹配的機制可知,腦血流和腦血容的變化與大腦活動的耗氧量有關,而腦活動的耗氧量與大腦活動有著直接的關系。通過這種方式,fNIRS可以測得大腦各區(qū)域的活躍程度。fNIRS作為一種腦功能成像技術,可以在認知活動的神經(jīng)機制研究中發(fā)揮較大的作用[17][18][64]。3.3儀器構成及測量指標3.3.1儀器構成功能性近紅外光譜技術成像設備一般由以下三個裝置構成,一是光源,光源用來發(fā)發(fā)射近紅外光;二是光源探測器,光源探測器用于接收散射的近紅外光;三是數(shù)據(jù)采集器,數(shù)據(jù)采集器用來將光源探測器收集到的近紅外光散射信息轉化成數(shù)據(jù),并完成存儲和發(fā)送。fNIRS工作狀態(tài)如圖3-2所示,光源向被觀測的大腦區(qū)域發(fā)射紅外光,紅外光是由發(fā)光二極管或者與被試頭型匹配的光線豎探頭發(fā)出,由光學射特性,紅外光以香蕉型的路徑在皮層中散射,該過程中光源探測器被用來收集生理組織散射回的光線,距離光源2-7厘米的光源探測器可以有效收集散射光線。有研究發(fā)現(xiàn),當近紅外光譜設備的光源與探測器之間的距離設置在4厘米左右時,功能性近紅外光譜技術設備觀測皮層表面2-3毫米的血紅蛋白的效果較好[17][65]。功能性近紅外光譜設備通常分為時域(time-domain)、頻域圖3-1近紅外光譜窗吸收光譜[108]
本文編號:29896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lelunwen/298965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