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來之樂篳篥的古今傳承:從壁畫石雕到民間音樂會
發(fā)布時間:2020-12-21 07:21
敦煌壁畫是絲綢之路上的藝術(shù)瑰寶,早已入列為世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從敦煌石窟壁畫中篳篥的出現(xiàn),到河北石雕壁畫中篳篥圖像的遺存,構(gòu)成西來之樂傳播的重要軌跡,見證了絲綢之路音樂文化的發(fā)展傳承進(jìn)程。源自西亞波斯,從絲綢之路傳入中國的篳篥,經(jīng)歷千余年的流變,形成今天京津冀民間音樂會——笙管樂的主奏樂器管子,2006年已列入中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hù)名錄。這說明,中西樂器交流已渾然一體,成為絲綢之路上中外文明融合的典型范例。
【文章來源】:河北學(xué)刊. 2019年04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引言:從圖像看篳篥———管子的前世
一、壁畫中的篳篥:以敦煌石窟壁畫為中心
二、河北石雕壁畫中的篳篥
(一) 河北廊坊唐代長明燈上的篳篥伎
(二) 河北曲陽五代王處直墓壁畫散樂圖
(三) 河北宣化遼代張世祿墓壁畫散樂圖
(四) 河北井陘金代壁畫墓賞樂圖
三、京津冀民間音樂會的篳篥:主奏管子
簡短的余論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新疆拜城縣克孜爾石窟第38至40窟調(diào)查簡報[J]. 苗利輝,譚林懷,肖蕓,龐健.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 2018(05)
[2]絲綢之路的文化傳承:篳篥在中國——明代以來霸州勝芳鎮(zhèn)音樂會淵源考[J]. 萬明. 河北學(xué)刊. 2018(01)
[3]遼代晚期家族墓群音樂壁畫研究[J]. 安其樂. 內(nèi)蒙古藝術(shù). 2017(01)
[4]燃燈祈福胡伎樂——西安碑林藏盛唐佛教“燃燈石臺贊”藝術(shù)新知[J]. 葛承雍. 文物. 2017(01)
[5]絲綢之路上的“篳篥”樂器(二)[J]. 梁秋麗,周菁葆. 樂器. 2015(12)
[6]絲綢之路上的“篳篥”樂器(一)[J]. 梁秋麗,周菁葆. 樂器. 2015(11)
[7]《張議潮統(tǒng)軍出行圖》儀仗樂隊樂器考[J]. 朱曉峰. 敦煌研究. 2015(04)
[8]唐元時代景教歌詠音樂考述[J]. 葛承雍. 中華文史論叢. 2007(03)
[9]略談河北發(fā)現(xiàn)的幾處古墓壁畫[J]. 鄭紹宗. 文物春秋. 1999(01)
[10]宣化考古三題——宣化古建筑·宣化城沿革·下八里遼墓群[J]. 宿白. 文物. 1998(01)
本文編號:2929441
【文章來源】:河北學(xué)刊. 2019年04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引言:從圖像看篳篥———管子的前世
一、壁畫中的篳篥:以敦煌石窟壁畫為中心
二、河北石雕壁畫中的篳篥
(一) 河北廊坊唐代長明燈上的篳篥伎
(二) 河北曲陽五代王處直墓壁畫散樂圖
(三) 河北宣化遼代張世祿墓壁畫散樂圖
(四) 河北井陘金代壁畫墓賞樂圖
三、京津冀民間音樂會的篳篥:主奏管子
簡短的余論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新疆拜城縣克孜爾石窟第38至40窟調(diào)查簡報[J]. 苗利輝,譚林懷,肖蕓,龐健.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 2018(05)
[2]絲綢之路的文化傳承:篳篥在中國——明代以來霸州勝芳鎮(zhèn)音樂會淵源考[J]. 萬明. 河北學(xué)刊. 2018(01)
[3]遼代晚期家族墓群音樂壁畫研究[J]. 安其樂. 內(nèi)蒙古藝術(shù). 2017(01)
[4]燃燈祈福胡伎樂——西安碑林藏盛唐佛教“燃燈石臺贊”藝術(shù)新知[J]. 葛承雍. 文物. 2017(01)
[5]絲綢之路上的“篳篥”樂器(二)[J]. 梁秋麗,周菁葆. 樂器. 2015(12)
[6]絲綢之路上的“篳篥”樂器(一)[J]. 梁秋麗,周菁葆. 樂器. 2015(11)
[7]《張議潮統(tǒng)軍出行圖》儀仗樂隊樂器考[J]. 朱曉峰. 敦煌研究. 2015(04)
[8]唐元時代景教歌詠音樂考述[J]. 葛承雍. 中華文史論叢. 2007(03)
[9]略談河北發(fā)現(xiàn)的幾處古墓壁畫[J]. 鄭紹宗. 文物春秋. 1999(01)
[10]宣化考古三題——宣化古建筑·宣化城沿革·下八里遼墓群[J]. 宿白. 文物. 1998(01)
本文編號:292944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lelunwen/292944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