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于“用”與“不用”之間——音韻學之于語言音樂學
[Abstract]:Phonology is the content of phonetics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linguistic musicology. Through three levels: "the existential meaning of phonology", "the phonology of two concepts", "the purpose" determines the 'cost',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at in the literary theory of language musicology, we should know and be careful in the use of phonological terms.
【作者單位】: 中央音樂學院;
【分類號】:J60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錢茸;;《唱詞音聲析》理念與新版“雙六選點”[J];歌海;2013年01期
2 錢茸;;地域性聲樂品種之音樂形態(tài)分析新議——“唱詞音聲說”再探[J];中國音樂學;2011年03期
3 朱大可;;論西方藝術的異化與反異化[J];新華文摘;1986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錢茸;;介于“用”與“不用”之間——音韻學之于語言音樂學[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7年01期
2 胡曉東;;論客家音樂對川腔佛樂的涵化與濡化——以重慶羅漢寺瑜伽焰口唱腔為例[J];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2016年04期
3 張卓然;;我對“唱詞音聲”的探索[J];北方音樂;2016年10期
4 魏琳琳;;蒙漢雜居區(qū)民間音樂風格與社會變遷[J];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學報;2016年01期
5 錢茸;;面對中國“鄉(xiāng)韻”——再談唱詞音聲解析的重要性[J];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2015年01期
6 趙曉楠;;南部侗歌旋律“依字行腔”特征及其原理之數(shù)學演算[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15年01期
7 高彩榮;;2003~2013年:新世紀以來中國傳統(tǒng)音樂研究述略——兼及傳統(tǒng)音樂研究發(fā)展前景[J];音樂探索;2015年01期
8 李崢嶸;;試用“雙六選點”解析來鳳土家族原生民歌的唱詞音聲地域性特點——以《直嘎多里嘎多》為例[J];中國音樂;2014年04期
9 董銳;;地域性音樂文化與音樂創(chuàng)作教學結合的可行性研究——以滁州學院為例[J];山東農業(yè)工程學院學報;2014年05期
10 李崢嶸;;交融與碰撞——對21世紀以來中國傳統(tǒng)音樂學科研究現(xiàn)狀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之解讀[J];人民音樂;2014年09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錢茸;;淺析滬劇唱詞音聲的地域性音樂價值——兼推“雙六選點”[J];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2012年04期
2 錢茸;;地域性聲樂品種之音樂形態(tài)分析新議——“唱詞音聲說”再探[J];中國音樂學;2011年03期
3 錢茸;;語言學方法之于音樂的“中國元素”——《民族語言音樂學》課程論證[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4 耿生廉;淺議民歌中的襯詞和襯腔[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80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孫玄齡;;關于完善語言音樂學學科的設想[J];中國音樂學;2011年02期
2 張良;;語言音樂學中兩個相關問題的思考[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1年03期
3 柯曙光;;關于完善語言音樂學學科的設想[J];戲劇之家;2014年07期
4 錢茸;;語言學方法之于音樂的“中國元素”——《民族語言音樂學》課程論證[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5 孫玄齡;楊蔭瀏先生與《語言音樂學初探》[J];中國音樂學;2000年02期
6 高賀杰;;論語音在鄂倫春人歌唱建構中的作用[J];中國音樂學;2011年01期
,本文編號:24244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lelunwen/2424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