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音樂藝術論文 >

新中國第二代竹笛演奏家對竹笛音樂藝術的貢獻

發(fā)布時間:2018-10-26 07:02
【摘要】: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得到了迅速的發(fā)展,民族音樂在國家政策支持下發(fā)展迅猛。竹笛音樂藝術作為我國民族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我國民族音樂的發(fā)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隨著我國竹笛音樂藝術的不斷發(fā)展,涌現(xiàn)出了許多優(yōu)秀的演奏家,他們風格不同,在演奏、創(chuàng)作、教育、樂器改良等方面為我國竹笛音樂藝術的發(fā)展做出了自己的努力。然而我國的竹笛音樂藝術在音樂創(chuàng)作、演奏、樂器改良以及對演奏家的研究等方面還存在著許多的不足。本文將新中國以來的竹笛演奏家分為四代,并且對我國第二代竹笛演奏家的生平、演奏風格、創(chuàng)作、教學等方面的資料進行搜集、整理、分析,總結(jié)出第二代竹笛演奏家對我國竹笛音樂藝術發(fā)展的貢獻。同時提出第二代竹笛演奏家存在的不足,以及對未來竹笛音樂藝術發(fā)展的構(gòu)想,以使我國的竹笛音樂藝術在總結(jié)中得到科學有效的發(fā)展。
[Abstract]: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China's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other aspects of rapid development, national music under the support of national policies rapid developmen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folk music, bamboo flute music art has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olk music.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bamboo flute music art in China, many outstanding musicians have emerged, who have made their own efforts in playing, creating, education, musical instrument improvement and so on.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many deficiencies in the music creation, playing, musical instrument improvement and the research of the players in the bamboo flute music art of our country. This paper divides the bamboo flute players into four generations, and collects, arranges and analyzes the life history, performance style, creation, teaching and so on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 bamboo flute players in China.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 bamboo flute players to the development of bamboo flute music in China is summarized. At the same time, the deficiency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 bamboo flute players and the concep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amboo flute music art in the future are put forward, so that the bamboo flute music art of our country can be scientifically and effectively developed in the summary.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J632.1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良松;如何選購一支稱心的竹笛[J];樂器;2002年11期

2 耿濤;中國竹笛藝術的歷史與發(fā)展概述(上)[J];樂器;2003年07期

3 耿濤;中國竹笛藝術的歷史與發(fā)展概述(下)[J];樂器;2003年08期

4 戢祖義;;淺談少兒竹笛教學[J];云嶺歌聲;2003年04期

5 ;《竹笛初級教程》近日出版[J];音樂天地;2004年12期

6 羅東亞;學習竹笛應掌握的演奏基礎知識[J];黃梅戲藝術;2004年04期

7 黃持一;;吹響我親親的金竹笛[J];黃河之聲;2006年05期

8 程玉彪;;談竹笛演奏的口風及其運用[J];藝術探索;2006年S1期

9 鞏建華;孫厚存;;吹起心愛的竹笛——獻給一位盲人[J];音樂生活;2007年01期

10 耿濤;;科學化地應用竹笛教材研究[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卿劍;;淺談竹笛音色[A];學校藝術教育與素質(zhì)教育論壇文集[C];2004年

2 鄧邦國;;淺析竹笛的演奏風格[A];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研究[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孟綺;五百竹笛安徽競技[N];音樂周報;2009年

2 何忠安;笛聲悠悠蕩古鎮(zhèn)[N];音樂生活報;2010年

3 竹言;竹笛演奏的新視野[N];音樂周報;2014年

4 胡亮;李增光竹笛“風雅天韻”[N];音樂周報;2008年

5 本報記者 汪建根;竹笛教育,,再不能各行其是了[N];中國文化報;2011年

6 楊偉杰;《舞笛》吹出南洋風[N];音樂周報;2014年

7 戴源道;中國竹笛教學探討[N];安徽經(jīng)濟報;2001年

8 李娜;吳建藝 藝無止境 民樂為上[N];音樂生活報;2011年

9 本報記者 張銘媛;笛聲悠揚 奏響人生華彩樂章[N];音樂生活報;2011年

10 唐若甫;“形象生動”的民樂[N];音樂周報;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田坤;論西藏橫笛藝術[D];西藏大學;2016年

2 孔令成;杭州余杭銅嶺橋制笛技藝考察與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6年

3 王展才;中國竹笛音色的相關因素探究[D];河南大學;2015年

4 趙遜;陜西竹笛藝術及演奏風格探究[D];西安音樂學院;2016年

5 李夢潔;陸金山竹笛演奏“八法要訣”研究[D];天津音樂學院;2016年

6 劉倩;竹笛與長笛演奏技術的異同及其應用[D];中國音樂學院;2015年

7 徐科;探討竹笛獨奏與竹笛重奏的互補性[D];中國音樂學院;2015年

8 馬石;新中國第二代竹笛演奏家對竹笛音樂藝術的貢獻[D];山東大學;2016年

9 邱濤;當代竹笛制作管窺[D];山東大學;2016年

10 王志勤;竹笛協(xié)奏曲《雪意·斷橋》的演奏技法與審美意蘊[D];中央音樂學院;2016年



本文編號:229493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lelunwen/229493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5ead8***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