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的民族音樂學”:城市化進程中的中國城市音樂文化學
本文選題:城市化 + 城市音樂文化學 ; 參考:《藝術探索》2016年06期
【摘要】:音樂藝術大致上可以劃分為傳統(tǒng)的古典音樂、民族民間音樂和通俗的流行音樂幾大類。古典音樂作為傳統(tǒng)的音樂學研究范疇,向來受到音樂學界的重視。音樂人類學長期專注于農(nóng)村或異域的民族民間音樂,而忽視城市。隨著學科自身的發(fā)展,音樂人類學不應僅僅停留在探究包括西方社會在內(nèi)的各類民族民間音樂活動和思考西方古典音樂中的文化本質(zhì)層面上,同時,音樂人類學的"田野工作"范圍也不應再是狹義的偏僻邊緣的鄉(xiāng)村部落,而應當擴展到更廣泛的整個人類音樂活動場景,這無疑包括了我們身邊的城市音樂文化的內(nèi)容,由此而派生的城市音樂文化學被稱作"家門口的民族音樂學"。
[Abstract]:Music art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traditional classical music, ethnic folk music and popular pop music. Classical music, as a traditional category of musicology, has always been paid attention to by the musicology community. At the same time, the scope of "field work" of the anthropological anthropology should not be a rural tribe in the narrow and remote edge, but should be extended to a wider range of people. The scene of musical activities, which undoubtedly includes the content of the city music culture around us, is called the "national musicology at home".
【作者單位】: 泰州學院音樂學院;
【基金】:泰州學院博士基金項目(TZXY2015QDXM018)
【分類號】:J60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白誠仁;畢生致力于弘揚湘楚音樂文化[J];理論與創(chuàng)作;2000年06期
2 吳蓉;音樂文化產(chǎn)業(yè)發(fā)展及其主體調(diào)適[J];德州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3 平措多布杰;音樂文化的民族化[J];西藏藝術研究;2001年01期
4 劉寧妹;;論校園音樂文化[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5 樊祖蔭;《畬族音樂文化》序言[J];人民音樂;2003年05期
6 王亞軍;試論普通高校音樂文化的建設[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8期
7 樊國生;新時期音樂文化建設若干理論問題[J];江西社會科學;2005年09期
8 趙曙光;;初探非洲黑人音樂對南北美洲音樂文化發(fā)展的影響[J];安陽工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9 黃錦;秦緒峰;;建構代表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高校音樂文化[J];歌海;2005年03期
10 陳淑惠;;高校音樂文化活動對大學生信念教育的影響[J];藝術教育;2006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宮修建;;川南地區(qū)鹽場音樂文化形態(tài)考略[A];鹽文化研究論叢(第五輯)[C];2010年
2 花白;;人類音樂文化學:歷史和地域的研究(西亞)[A];2005’北京第二屆世界民族音樂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C];2005年
3 聶秀娥;;弘揚音樂文化 服務和諧社會[A];孔學研究(第十四輯)——云南省孔子學術研究會第十四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4 苗笛;;維也納音樂文化給哈爾濱音樂的啟示與思考[A];龍江春秋——黑水文化論集之三[C];2005年
5 康愛琪;;天津音樂文化發(fā)展與公眾審美需求的探究[A];科學發(fā)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會科學界第八屆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上)[C];2012年
6 周景義;;進一步發(fā)展浙閩邊界地區(qū)畬族音樂文化的構想[A];中國社會音樂研究論文集[C];2006年
7 喬布英;;簡論鄂爾多斯音樂文化[A];北京學研究文集2008(上)[C];2008年
8 蔡曉絢;;地方文獻與廣州地區(qū)民俗音樂文化[A];拓展與深化——全國民辦高校圖書館與圖書館地方文獻工作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9 吳少靜;;近代閩南和東南亞音樂文化的相互交流影響[A];守望與傳承——第四屆海峽兩岸閩南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10 王國忠;;打造校園課間音樂文化 變無聲教育為有聲教育[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華夏教師篇卷2)[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 曾遂今;努力創(chuàng)建和諧的傳媒音樂文化[N];中國藝術報;2008年
2 李小瑩;北京市教委把脈新北京音樂文化[N];音樂周報;2008年
3 商報記者 鄭潔;國家音樂文化產(chǎn)業(yè)基地落戶京城[N];北京商報;2011年
4 記者 王燕 實習生 李慧 孔潁;推介西安音樂文化[N];西安日報;2011年
5 山西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李薇;音樂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性開發(fā)[N];光明日報;2014年
6 記者 孟群舒;推動音樂文化產(chǎn)業(yè)發(fā)展[N];解放日報;2014年
7 中國文聯(lián)副主席 作曲家 徐沛東;先覺者 先行者 先倡者[N];人民日報;2014年
8 楊民康;《畬族音樂文化》讀后走筆[N];音樂周報;2003年
9 喬布英;鄂爾多斯音樂文化綿延千年滋潤著這塊土地[N];鄂爾多斯日報;2008年
10 貴州民族大學音樂舞蹈學院 王之銘(布依族);試論布依族音樂文化搶救和保護的緊迫性[N];貴州民族報;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王菲菲;論南宋音樂文化的世俗化特征及其歷史定位[D];上海音樂學院;2006年
2 劉雯;番瑤音樂文化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3 吳大順;魏晉南北朝音樂文化與歌辭研究[D];揚州大學;2005年
4 李晉源;中國洞簫音樂文化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蘇秦;烏魯木齊市社區(qū)音樂文化現(xiàn)狀調(diào)查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08年
2 孫瑜檜;伊寧市社區(qū)音樂文化現(xiàn)狀調(diào)查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3年
3 李雨霏;嶺南音樂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4 郭蓓蓓;豫劇在石河子社區(qū)文化作用的調(diào)查與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5年
5 陳溫萍;中學語文教材中的音樂文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5年
6 杜莎莎;當代上海城市音樂文化中爵士樂新發(fā)展的探究[D];上海音樂學院;2015年
7 孫培培;民國時期漢口歌舞廳音樂文化研究[D];武漢音樂學院;2015年
8 許源元;先秦時期齊魯音樂文化史料研究[D];青島大學;2015年
9 梁娜;二十世紀上半葉俄羅斯與日本對東北地區(qū)音樂文化的影響[D];吉林藝術學院;2015年
10 楊群芳;煙臺本土音樂文化在初中音樂教育中傳承的研究[D];魯東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9606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lelunwen/1960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