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時代下客家山歌的傳承與發(fā)展方略
本文選題:新媒體時代 + 客家山歌 ; 參考:《大眾文藝》2016年24期
【摘要】:新媒體時代下,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客家山歌受到新的時代和外來文化的沖擊,出現(xiàn)了后繼無人、失去受眾等危機。客家山歌具有多重價值,其發(fā)展和傳承需要一定的前提條件。在其發(fā)展和傳承過程中也出現(xiàn)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傳播主體的減少、受眾的匱乏與流失、政府與教育行業(yè)的不重視等。在新媒體時代下,我們必須利用網(wǎng)絡(luò)等新媒體來對客家山歌進行宣傳與發(fā)揚光大,如此才能實現(xiàn)客家山歌的新生。
[Abstract]:In the new media era, Hakka folk songs are impacted by the new era and foreign culture. Hakka folk songs have many values, its development and inheritance need certain preconditions. In the process of its development and inheritance, some problems need to be solved, such as the decrease of communication subjects, the lack and loss of audience, the neglect of government and education industry, etc. In the new media era, we must use the network and other new media to promote and develop Hakka folk songs, so as to realize the new generation of Hakka folk songs.
【作者單位】: 嘉應(yīng)學院文學院;
【基金】:2016年“廣東省攀登計劃”之“廣東大學生科技創(chuàng)新培育專項資金項目——“新媒體時代下,客家山歌的傳承與發(fā)展研究”(批準號:pdjh2016b0463)的成果之一
【分類號】:J607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莉;客家山歌研究成果綜述[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2 徐秋菊;客家山歌的魅力和作用[J];廣東藝術(shù);2002年04期
3 江水蓮;淺析客家山歌四句體結(jié)構(gòu)[J];廈門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4 陳紅燕;;小析客家山歌的語言藝術(shù)[J];合肥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5 黃有東;從兩個核心范疇“客”和“山”看客家山歌的意蘊[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6 黃曉云;從客家山歌看客家女人的精神個性[J];江西社會科學;2004年11期
7 范奇玉;將樂客家山歌初探[J];三明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年04期
8 陳菊芬;廣東客家山歌特點初探[J];韶關(guān)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7期
9 田耀農(nóng),張羨聲;客家山歌中的“花兒”[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10 龔建云;;論三明客家山歌文化構(gòu)成的多元性[J];藝術(shù)探索;2005年S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5條
1 楊宏海;;客家山歌的文化闡釋[A];族群遷徙與文化認同——人類學高級論壇2011卷[C];2011年
2 廖小鳳;;論客家山歌的保護和開發(fā)[A];族群遷徙與文化認同——人類學高級論壇2011卷[C];2011年
3 魏丹蘭;;同宗同源的閩贛客家山歌——論閩西與贛南客家山歌中的共性[A];客家文化研究(下)[C];2004年
4 湯明哲;;傳承發(fā)展客家山歌之我見[A];中國民間文化藝術(shù)之鄉(xiāng)建設(shè)與發(fā)展初探[C];2010年
5 萬建中;;鐘敬文先生的客家山歌研究[A];民間文化的忠誠守望者——鐘敬文先生誕辰110周年紀念文集[C];2013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黃澤順;客家山歌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N];中國文化報;2005年
2 本報記者 鄭麗虹;客家山歌與流行音樂要在互動中創(chuàng)新[N];深圳特區(qū)報;2008年
3 鄭麗虹 通訊員 李英舉;音樂交融使客家山歌煥發(fā)青春[N];深圳特區(qū)報;2008年
4 黎炯宗;陳菊芬:與客家山歌結(jié)下不解之緣[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9年
5 彭紅梅 銅鼓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弘揚傳統(tǒng)文化 繁榮發(fā)展客家山歌[N];宜春日報;2009年
6 聶峰峰 銅鼓縣委宣傳部干部;弘揚傳統(tǒng)文化 繁榮發(fā)展客家山歌[N];光華時報;2010年
7 顧旭光;深圳客家山歌的前世今生[N];中國文化報;2009年
8 姚惠怡;鳳崗申報全國“客家山歌之鄉(xiāng)”[N];東莞日報;2011年
9 陳層浪;客家山歌培訓班火爆說明了什么?[N];梅州日報;2011年
10 鄧麗莎;客家山歌的演唱與發(fā)展[N];北海日報;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蔡小毛;梅州客家山歌的源流與現(xiàn)狀[D];山東大學;2008年
2 陳艷芳;瀏陽客家山歌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3 溫丹妮;梅縣客家山歌的歷史和現(xiàn)狀調(diào)查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4 曾冬霞;梅州客家山歌歌詞修辭研究[D];南昌大學;2012年
5 周浪;瀏陽官渡客家山歌的調(diào)查與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3年
6 賀連花;臺灣屏東長興國小與廣東梅州新城小學客家山歌課程的比較研究[D];廣州大學;2016年
7 謝歡;客家山歌之比較顯微民間音樂傳承中的“文化血緣”[D];江西師范大學;2014年
8 張龍;贛南客家山歌的認知及在當代的創(chuàng)新[D];江西師范大學;2014年
9 余薇;紅土地的奇葩[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10 黃文杰;粵東北傳統(tǒng)客家山歌及其演唱的初步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91076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lelunwen/1910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