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弦聲聲訴鄉(xiāng)思——葉國輝為女高音與交響樂隊而作《望大陸》的當代性表述
本文選題:馬思聰 + 沃爾塔瓦河 ; 參考:《人民音樂》2017年07期
【摘要】:正自古以來,思鄉(xiāng)主題綿延于人類歷史的不同時空,縷縷鄉(xiāng)愁或濃或淡,承載著人們最純真、最美好的情感。圍繞著這一被人類不斷吟誦的永恒情感,出現(xiàn)了在藝術上與思鄉(xiāng)主題高度契合的許多經典作品,如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陸》、斯美塔那的《沃爾塔瓦河》、馬思聰?shù)摹端监l(xiāng)曲》等。1962年,身處臺灣的辛亥元老于右任以"楚辭體"寫就思鄉(xiāng)詩作《望大陸》,這一撼天動地的心靈悲歌,字里行間流露著無以言說的孤寂、苦痛。其情感表達的幅度及氣勢、博
[Abstract]:Since ancient times, homesickness has spread in different time and space of human history.Surrounded by this eternal emotion, which has been constantly recited by human beings, there are many classic works that are highly compatible with homesickness in art,Such as Dvorak's since the New World, Smeitana's Waltava River, Ma Sicong's homesickness, 1962, etc.In Taiwan, Yuan Yu You-jen wrote a homesickness poem in Chu ci style, which is a heart-shaking sad song with an unspeakable solitude and pain in the lines.The extent and momentum of their emotional expression,
【作者單位】: 華南理工大學藝術學院;
【基金】:“華南理工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編號為:2015ZKYJZX05
【分類號】:J60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程興旺;;八十春秋心智路 修辭明道釋英才——關于馬思聰?shù)难芯?1929-2009)[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2 董大勇;評馬思聰先生的獨奏音樂會[J];人民音樂;1959年02期
3 艾克恩;從馬思聰喜畫想到的[J];人民音樂;1962年02期
4 蘇夏;論馬思聰?shù)囊魳穭?chuàng)作(上)[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85年01期
5 齊青 ,麥子;馬思聰創(chuàng)作歌劇《熱碧亞》[J];人民音樂;1985年07期
6 金帆;憶馬思聰[J];中國音樂;1987年04期
7 李凌;我所了解的馬思聰[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87年03期
8 ;中國著名音樂家馬思聰先生逝世[J];人民音樂;1987年06期
9 汪毓和;關于馬思聰經歷中的一些史實問題[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88年02期
10 戴嘉枋;在啟蒙與救亡中的自主選擇[J];人民音樂;1989年05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本刊記者 寧靜;《馬思聰全集》出版的前前后后[N];中國藝術報;2008年
2 記者 王素芳;紀念馬思聰系列活動在廣州舉行[N];中國藝術報;2007年
3 記者 裴諾;第六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加大含金量[N];音樂周報;2007年
4 蔡際洲 錢仁平;西藏音詩[N];音樂周報;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何蓮子;論小提琴組曲《西藏音詩》的藝術特點[D];四川音樂學院;2015年
2 王軼娜;馬思聰小提琴《綏遠組曲》音樂分析與演奏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5年
3 石娃;略論馬思聰?shù)脑缙谝魳穭?chuàng)作[D];遼寧師范大學;2015年
4 阮婷;論馬思聰作品中的現(xiàn)代性與民族性[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4年
5 李奕琛;馬思聰中后期鋼琴作品研究[D];天津音樂學院;2014年
,本文編號:17350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lelunwen/1735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