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民歌與西北花兒之比較研究
本文選題:羌族民歌 切入點:西北花兒 出處:《音樂創(chuàng)作》2017年07期
【摘要】:據(jù)文獻記載,古羌人很早就居住在我國今甘肅、寧夏、青海等西北地區(qū),這些區(qū)域正好和流行花兒的地域基本重疊。那么,羌族民歌與西北花兒產(chǎn)生關系就不是偶然現(xiàn)象。本文將從音樂形態(tài)、歌詞內(nèi)容、演唱技巧等方面分析羌族民歌與西北花兒的相似性,并對兩者產(chǎn)生關系的因素進行初步探討,為進一步深入研究兩地民間音樂提供新的角度。
[Abstract]:According to literature records, the ancient Qiang people lived in the northwest areas of Gansu, Ningxia, Qinghai and so on.S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Qiang folk songs and northwest flowers is not accidental.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Qiang folk songs and the northwest flowers from the aspects of music form, lyric content, singing skills and so on, and discuss the factor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which will provide a new angle for the further study of folk music in the two places.
【作者單位】: 四川音樂學院音樂學系;
【基金】:四川省教育廳資助科研項目,項目編號:14SB0245
【分類號】:J60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何粉霞;李德寬;;“古羌音”和“廟會祭祀”與西北花兒述論[J];北方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03期
2 周亮;;河湟花兒的文化淵源研究[J];甘肅社會科學;2011年05期
3 敖昌群;王其書;;篳篥與羌笛——《羌笛源流考辨》續(xù)篇[J];音樂探索;2009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婷;;羌族民歌與西北花兒之比較研究[J];音樂創(chuàng)作;2017年07期
2 朱婷;趙思遠;;臨夏花兒與羌族山歌之共性研究[J];黃河之聲;2017年06期
3 周亮;;河湟花兒的社會功能在多民族共融中的價值[J];蘭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03期
4 鄧思杭;張趙鋼;;非遺保護與巴身小苗寨“常勝”樂器文化管窺[J];東方藏品;2016年07期
5 周亮;;花兒藝術: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民眾智慧與獨特精神[J];甘肅社會科學;2016年03期
6 何粉霞;李德寬;;“古羌音”和“廟會祭祀”與西北花兒述論[J];北方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03期
7 蕭昱;;從文化生態(tài)學視角下看甘肅“花兒”的當代變異現(xiàn)象[J];藝術科技;2014年06期
8 焦虎三;仲昭銘;羅建光;;再論羌笛與骨笛、篳篥之關系[J];民族論壇;2014年04期
9 馬冬雅;;唐代胡樂與阿拉伯帝國音樂中的同源因素[J];回族研究;2013年04期
10 丁慶;;再議中國少數(shù)民族音樂史的研究與教學[J];人民音樂;2013年09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敖昌群;王其書;;篳篥與羌笛——《羌笛源流考辨》續(xù)篇[J];音樂探索;2009年04期
2 張雪媚;;篳篥的源流及其歷史演變[J];民族藝術研究;2007年01期
3 武宇林;;中國“花兒”傳承基地:松鳴巖“花兒會”調(diào)研報告[J];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4 郝蘇民;;文化場域與儀式里的“花兒”——從人類學視野談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J];民族文學研究;2005年04期
5 王其書;羌笛源流考辨——西南絲綢之路音樂文化考察研究之一[J];音樂探索(四川音樂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6 魏宏燦,王一儂;從神圣領地到情愛禁區(qū)——桑文化發(fā)展試探[J];浙江社會科學;2001年01期
7 黃濤;今存“羌笛”析釋及其流變[J];音樂探索.四川音樂學院學報;1998年04期
8 袁炳昌;;羌笛考[J];樂器;1992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進東;;西北花兒介紹[J];科技風;2010年06期
2 李恩春;;西北花兒≠西北一般民歌——略論花兒保護中演出、出版、宣傳的科學性[J];人民音樂;2012年01期
3 ;文化資訊[J];共產(chǎn)黨人;2011年05期
4 陳玉洪;;西北花兒的文化符號學解讀[J];絲綢之路;2012年02期
5 范長風;;西北花兒歌手的親密稱謂與文化解釋[J];中文自學指導;2008年04期
6 李言統(tǒng);;理論研究與應用研究相結合的學術研究范式——評《西北花兒的研究保護與學界的學術責任》[J];青海社會科學;2010年01期
7 趙宗福;;西北花兒的文化形態(tài)與文化傳承——以青;▋簽槔齕J];西北民族研究;2011年01期
8 黃明政;;論西北花兒的遣詞煉句[J];大舞臺;2013年01期
9 許梓yN;;論西北花兒及其文化功能[J];現(xiàn)代語文(文學研究);2010年08期
10 李敬;包海燕;;岷縣“花兒”[J];黨的建設;2004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趙宗福;;西北花兒的研究保護與學界的學術責任[A];探索 創(chuàng)新 求實——青海省“十一五”時期理論和實踐研究成果匯編(上)[C];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吳楊;試論花兒改編曲的語言特點[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7256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lelunwen/1725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