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鋼琴作品《塔蘭泰拉》在巴揚手風琴上的改編與演奏分析
本文選題:李斯特 切入點:希什金 出處:《藝術(shù)評鑒》2016年09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李斯特1837年創(chuàng)作的《塔蘭泰拉舞曲》是一部鋼琴獨奏作品,此曲是炫技和深層次精神內(nèi)涵的完美結(jié)合,更充分展現(xiàn)了李斯特對鋼琴交響化作出的貢獻,堪稱浪漫主義時期的巔峰之作。巴揚手風琴因其具有交響化的音響效果,不少優(yōu)秀演奏家都躍躍欲試演奏此曲。筆者有幸得到當今世界級巴揚大師尤里·希什金的親臨指導以及合理改編,成功用巴揚演奏此曲。本文將對其改編以及演奏法進行詳細闡述,并借此展望巴揚在世界音樂舞臺的新格局。
[Abstract]:Lester created in 1837 < Tarantelle > is a solo piano works, this is the perfect combination of the technique and deep spiritual connotation, more fully demonstrated Lester made on the piano symphonic contribution is the pinnacle of the romantic period. Bayan symphonic organ because it has many excellent sound effects. Performer was playing the song. I had the honor to get the world level master Yuri Shishkin and to guide the rational adaptation, by playing the song. The Bayan in their adaptation and playing method in detail, and to prospect the new pattern in the world music scene in Bayan.
【作者單位】: 浙江音樂學院流行音樂系;
【基金】:浙江音樂學院校級科研項目:李斯特鋼琴作品《塔蘭泰拉舞曲》在巴揚手風琴上的改編與演奏分析,項目代碼:G002A4731681
【分類號】:J624.3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蘇航;;論巴揚手風琴的指法設計[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2 夏罡;馬毅;;中國巴揚手風琴教材建設問題研究[J];音樂時空(理論版);2012年06期
3 ;《巴揚手風琴初級教程》簡介[J];小演奏家;2003年10期
4 蘇航;;莫斯科的巴揚手風琴藝術(shù)[J];藝術(shù)教育;2007年06期
5 樂琴;;試述自由低音巴揚手風琴的特性[J];新疆藝術(shù)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6 馮丹;;巴揚手風琴演奏教學[J];大舞臺;2007年04期
7 蘇航;;巴揚手風琴風箱技術(shù)的教學研究[J];音樂生活;2009年06期
8 蘇航;;巴揚手風琴風箱技術(shù)的教學研究(二)[J];音樂生活;2009年07期
9 蘇航;;談巴揚手風琴的風箱運用[J];藝術(shù)教育;2009年11期
10 張曉;;巴揚手風琴演奏中的“注意”心理因素探究[J];大舞臺;2013年03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劉丹;俄羅斯的巴揚手風琴音樂—佐拉塔耶夫《奏鳴曲二號》[D];遼寧師范大學;2013年
2 王崢;巴揚手風琴演奏格里格《霍爾堡組曲》的實踐探索[D];西安音樂學院;2011年
3 張妍;論斯卡拉蒂奏鳴曲在巴揚手風琴演奏中的技術(shù)運用[D];上海音樂學院;2009年
,本文編號:16240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lelunwen/1624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