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術歌曲的發(fā)展與內涵——評《中國藝術歌曲的音樂文化研究》
本文選題:藝術歌曲 切入點:“五四運動” 出處:《高教發(fā)展與評估》2017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音樂與詩歌相結合的一種音樂表現形式就是藝術歌曲。藝術歌曲在中國的發(fā)展,可劃分為兩個時期。第一個時期約是在"五四運動"前后,藝術歌曲隨著歐洲早期的各種文藝形式傳入到中國,迅速得到國內文化界人士的欣賞和追捧,也是當時的新文化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當時的李之儀、冼星海、劉半農等人成為傳播、推廣、創(chuàng)作藝術歌曲的先進人士。主要作品有《我住長江頭》、《夜半歌聲》以及《叫我如何不想她》等。第二個時期是在新中國成立后,改革開放之后人們的思想逐
[Abstract]:One form of musical expression that combines positive music with poetry is art songs. The development of art songs in China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eriods. The first period is about the May 4th Movement.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various forms of literature and art into China in the early days of Europe, art songs were quickly appreciated and sought after by domestic cultural circles, and were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ew cultural movement at that time. At that time, Li Zhiyi, Xian Xinghai, Liu Bannong and others have become advanced figures in the dissemination, promotion, and creation of artistic songs. The main works include "I live in the head of the Yangtze River", "singing at midnight" and "how can I not think of her". The second period was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People's thoughts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作者單位】: 河南職業(yè)技術學院;
【分類號】:J605-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葉林;藝術歌曲的發(fā)展問題[J];人民音樂;2000年08期
2 ;2000年全國藝術歌曲比賽新作品獲獎名單(14首)[J];人民音樂;2000年10期
3 劉寧希;試論藝術歌曲普及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J];安徽大學學報;2000年06期
4 詹橋玲;;論藝術歌曲的欣賞[J];藝海;2000年02期
5 鹿建柱;;如何使“陽春白雪”不再“曲高和寡”——淺談藝術歌曲的普及與推廣[J];云嶺歌聲;2000年06期
6 楊揚;展示音樂與詩歌的純美──河南省藝術歌曲比賽簡述[J];東方藝術;2001年03期
7 張紅霞;淺談德法藝術歌曲[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及表演版);2001年04期
8 孟峗成;淺析藝術歌曲的創(chuàng)作與流行[J];音樂探索.四川音樂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9 蘇夏;詩的音樂——關于藝術歌曲與歌曲的討論[J];人民音樂;2002年02期
10 趙冬梅;聽藝術歌曲《靜夜思》有感[J];人民音樂;2002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田曉寶;王冬;;淺談福列藝術歌曲的創(chuàng)作風格[A];高等黨校藝術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劉寧希;普及藝術歌曲[N];安徽日報;2000年
2 和平;讓藝術歌曲走進生活[N];中國教育報;2000年
3 吳銘;藝術歌曲呼喚新“經典”[N];中國文化報;2002年
4 于平;讓“藝術歌曲”走向“群眾歌詠”[N];光明日報;2001年
5 本報記者 劉瓊;藝術歌曲比賽試出真金[N];人民日報;2000年
6 蕭冷;藝術歌曲漫談[N];音樂周報;2004年
7 姚紅衛(wèi);“藝術歌曲”稱謂應規(guī)范[N];音樂周報;2007年
8 潘麗君;法國藝術歌曲及演唱要義(上)[N];音樂周報;2008年
9 徐漣;為普及藝術歌曲盡力[N];中國文化報;2000年
10 本報記者 趙宇清 楊寧舒;藝術歌曲賽事正酣 評委看臺坐論短長[N];黑龍江日報;200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方賢君;從藝術歌曲的界定看建國以來中國藝術歌曲的特征[D];云南藝術學院;2010年
2 劉也愚;藝術歌曲的體裁界定及其藝術特征[D];上海音樂學院;2010年
3 杜鄉(xiāng);十九世紀德法藝術歌曲審美及比較[D];首都師范大學;2002年
4 秦曉燕;德國早期藝術歌曲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2年
5 常晶;論二十世紀后期我國藝術歌曲的風格特征[D];南京藝術學院;2003年
6 張盈;十九世紀下半葉德奧藝術歌曲與法國藝術歌曲的風格異同之初探[D];西南大學;2008年
7 趙亞男;十九世紀德法意藝術歌曲之比較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8 閆妍;西方藝術歌曲溯源及其在中國的發(fā)展[D];遼寧師范大學;2013年
9 楊雪;福列法國藝術歌曲中詩歌內涵的音樂詮釋[D];華東師范大學;2015年
10 杜娟;法國藝術歌曲鋼琴伴奏的演奏風格研究[D];河北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6217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lelunwen/1621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