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論視域下的高校音樂審美教學研究
本文選題:高校 切入點:多元智能理論 出處:《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當前,普通高校的音樂教育僅僅是一種音樂審美教育,它雖然符合國家音樂審美教育的理念,但是,音樂教育僅僅作為音樂審美教育是音樂教育資源的一種浪費,應該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智能。音樂智能是美國教育家霍華德·加德納多元智能理論中的一種智能。它是人在學習與鑒賞音樂知識與技能等方面的能力,主要包括音樂的感知能力、創(chuàng)作能力以及反思能力三個方面。音樂智能與音樂審美是音樂教育的終極目標,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音樂智能是音樂審美的前提和基礎,而音樂審美有助于音樂智能的提高。
[Abstract]:At present, music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only a kind of music aesthetic education. Although it accords with the concept of national music aesthetic education, music education is only a waste of music education resources as music aesthetic education. We should also train students' musical intelligence. Musical intelligence is an intelligence in the American educator Howard Gardner's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It is the ability of people to learn and appreciate music knowledge and skills. Music intelligence and music appreciation are the ultimate goal of music education, and they complement each other. Music intelligence is the premise and foundation of music aesthetics. The music aesthetic is helpful to the improvement of music intelligence.
【作者單位】: 渤海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
【分類號】:J601-4;G64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宋迎琴,王道榮;論音樂審美的最高境界[J];連云港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02期
2 吳蓉;音樂審美價值及其本質芻議[J];柳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1年03期
3 楊和平;音樂審美主體偏愛規(guī)律研究[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及表演版);2001年01期
4 尤靜波;淺論流行音樂審美[J];樂器;2002年11期
5 葉波;音樂審美與養(yǎng)生[J];江蘇工業(yè)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6 楊易禾;關于音樂審美的思考[J];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7 王冰;;音樂審美經驗的心理要素在認知音樂中的作用和意義[J];吉林藝術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8 劉嵬;;漢代兩大音樂審美取向之淺論[J];音樂生活;2007年02期
9 馬聰;;當代大眾應如何進行音樂審美[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年20期
10 于鐘;;從雅俗分立到雅俗共賞——音樂審美略談[J];藝術教育;2008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邵志根;;試談各階層群眾的音樂審美特點[A];中國社會音樂研究論文集[C];2006年
2 劉丹;;音樂審美的共性與個性[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3 李君;;讓美滋潤大學生的心理[A];2009年全國高校學生工作年會論文集[C];2009年
4 袁新榮;;音樂審美心理活動淺析[A];中國社會音樂研究論文集[C];2006年
5 鄭茂平;;現(xiàn)代心理學時間認知理論對音樂審美表現(xiàn)性計時研究的啟示——關于音樂審美表現(xiàn)性計時研究的理論探討[A];第二屆全國音樂心理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孫佳賓;;論心理知覺在音樂審美中的意義[A];第二屆全國音樂心理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7 孫佳賓;;論音樂審美記憶結構中的感覺記憶[A];第一屆全國音樂心理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8 葉丹;;音樂審美偏好與氣質類型相關性探究[A];第四屆全國音樂心理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9 馬希平;;對錄音藝術與技術的再認識[A];2006’和諧開發(fā)中國西部聲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6年
10 高如;;五音與中醫(yī)五臟關系探微[A];中國社會音樂研究論文集[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施詠;中國人音樂審美心理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甜添;《淮南子》的音樂審美主體論[D];南京藝術學院;2009年
2 羅希;現(xiàn)量論音樂審美問題研究[D];西安音樂學院;2007年
3 王建輝;關于音樂審美課程作為普通高校必修課的可行性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4 馮曉;共鳴—音樂審美鏈中不可或缺的基礎環(huán)節(jié)[D];四川師范大學;2007年
5 徐中睿;師范音樂審美教學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6 田莉;在音樂審美心理活動中認知能力的提高對鋼琴作品演奏的影響[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7 郭娜;音樂審美偏好與人格特征及道德的相關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04年
8 王玉璽;音樂審美價值問題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14年
9 覃勤;劉勰“樂心在詩”觀的音樂審美實踐[D];四川師范大學;2011年
10 許鳳鷹;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知識與技能教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6087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lelunwen/1608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