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的弦外之音——音樂與哲學的對話
本文選題:尼采 切入點:音樂 出處:《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普福塔中學的熏陶,使尼采對希臘文化精神有著深刻的認知;加上個人對音樂的體驗,使其對時代的藝術氛圍保有敏銳的感應;同時其深受德國浪漫派詩人及音樂家的影響。彼時的尼采擁有一種身為音樂家與作家的身份認同。早期尼采借酒神重新詮釋美學;同時顯現(xiàn)出一種與基督教文明相悖的價值觀。接下來的數(shù)十年間,尼采大大減少了音樂創(chuàng)作,并自視為不幸的音樂家:一來是面對著瓦格納的陰影;二來因從畢洛之處得到毀滅性的評語,令尼采將重心轉至筆耕。但音樂與哲學兩者之間的互動、交流與影響,影響了其哲學上獨特的風格。文章以尼采生平為經(jīng)緯,解說音樂在其生命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對音樂在尼采思想演變的過程中所留下之巨大影響做一介紹。
[Abstract]:Under the influence of Pfeta Middle School, Nietzsche had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spirit of Greek culture, and his personal experience of music made him sensitive to the artistic atmosphere of the times. At the same time, it was deeply influenced by German Romantic poets and musicians. Nietzsche at that time had a kind of identity as a musician and a writer. During the next few decades, Nietzsche greatly reduced his music creation and saw himself as an unfortunate musician: first, facing the shadow of Wagner; Second, because of the destructive comments from Bielot, Nietzsche shifted his focus to pen farming. But the interaction, communication and influence between music and philosophy affected his unique philosophical style. Explains the role of music in his life, and introduces the great influence left by music in the evolution of Nietzsche's thought.
【作者單位】: 奧地利格拉茲國立藝術大學音樂美學研究中心;
【分類號】:J60-0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宋立人;尼采哲學中的幾個重要問題[J];內(nèi)蒙古電大學刊;2000年02期
2 嚴春友,杜中臣;評尼采關于人的本質與自由的學說[J];武鋼大學學報;2000年01期
3 劉守旗;尼采:一個奇特的大人物——為紀念尼采逝世100周年而作[J];鎮(zhèn)江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4 閔抗生;二十世紀尼采在中國的傳播[J];新文學史料;2001年04期
5 劉守旗;尼采:當代最重要的道德哲學家[J];北方論叢;2001年04期
6 吳曉樵;;“尼采在中國”接受研究的新收獲 評成芳編《我看尼采——中國學者論尼采(1949年前)》[J];博覽群書;2001年07期
7 夢海,田吉述;人性的,太人性的——論尼采的人道主義及其現(xiàn)代意義[J];長白學刊;2002年04期
8 宗成河;評劉小楓的尼采解讀[J];浙江學刊;2002年05期
9 楊俊;尼采的認識論[J];廣西社會科學;2003年08期
10 萬葉,葉永元;解讀尼采 感悟尼采——張揚人的勃勃生命力和創(chuàng)造力[J];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2003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陳寧寧;;尼采對王國維與陳銓的影響[A];時代與思潮(2)——中西文化沖撞[C];1989年
2 李建梅;;后尼采哲學與翻譯研究[A];中國翻譯學學科建設高層論壇摘要[C];2013年
3 袁荻涌;;郭沫若與尼采[A];郭沫若研究(第十一輯)[C];1996年
4 耿開君;;戰(zhàn)爭理論中的尼采主義[A];第四屆全國軍事技術哲學學術研討會文集[C];2013年
5 左懷超;;靜觀與生成——對朱光潛尼采觀的一種解讀[A];東方叢刊(2000第4輯 總第三十四輯)[C];2000年
6 閔抗生;;郭沫若與尼采[A];走向21世紀的探索——回顧·思考·展望[C];199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三聿;尼采:一個需要解讀的人[N];中國郵政報;2001年
2 詹妮弗·芮特娜-羅森哈根(Jennifer Ratner-Rosenhagen);先得我心的尼采:一個美國故事[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3 李成;時光流逝 尼采永存[N];光明日報;2013年
4 徐強 易佑民;尼采哲學對當今創(chuàng)新教育的啟示[N];中國教育報;2000年
5 安徽大學 徐強 易佑民;尼采哲學 對當今教育的啟示[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0年
6 王岳川;思想史上的“尼采癥候”[N];中國圖書商報;2001年
7 范方俊;尼采與《人性的,太人性的》[N];光明日報;2006年
8 金壽鐵 遼寧大學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國際學界尼采研究透視[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9 張蕾;深交秋冬音樂季開幕 交響樂詮釋尼采哲學[N];音樂周報;2005年
10 戴本剛;一束流向黑暗的火焰[N];中國教育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甘霖;尼采的“蘇格拉底問題”[D];吉林大學;2016年
2 院成純;論尼采的生命學說[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9年
3 安曉東;尼采遺忘觀研究[D];西北大學;2015年
4 宋海勇;人的自然化[D];吉林大學;2010年
5 宗成河;早期尼采的政治哲學[D];復旦大學;2004年
6 朱彥明;尼采的視角主義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7 王學謙;酒神狂歌與刑天之舞[D];吉林大學;2011年
8 黃懷軍;中國現(xiàn)代作家與尼采[D];四川大學;2007年
9 施銳;德意志“希臘想象”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1年
10 王彬;啟蒙與人的問題[D];山東大學;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舒揚陽;試析尼采超人概念中體現(xiàn)的基本藝術觀念[D];浙江大學;2011年
2 王永崇;尼采的悲劇與悲劇的尼采[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3 劉云海;解析尼采價值學說的來源[D];西南民族大學;2013年
4 劉慧;中國現(xiàn)代思想家對尼采哲學的解讀[D];河北大學;2015年
5 丁盈莉;尼采身體美學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6 王琳琳;論尼采對“敵基督者”的批判[D];山東大學;2015年
7 王殿夏;尼采“永恒輪回”學說的演變探究[D];上海社會科學院;2015年
8 邢佳慧;尼采身體審美化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5年
9 王德儉;駱駝、獅子與孩子[D];南京師范大學;2015年
10 李菡萏;尼采藝術拯救思想探析[D];廣西師范學院;2015年
,本文編號:15853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lelunwen/1585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