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視域下的當代竹笛室內樂“新音響”構建與“傳統(tǒng)”——以唐俊喬竹笛樂團為例之研究分析
本文關鍵詞: 竹笛 民族室內樂 竹枝詞 傳統(tǒng)音樂 新音響 出處:《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2017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竹笛及笛樂發(fā)展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已可以追溯千年光陰。笛簫之屬幾乎見證了中國古代音樂發(fā)展的全過程。無論是上古禮樂、胡俗宴饗還是民間說唱,在中國音樂的發(fā)展沿革中作為吹管樂器重要組成部分,其意義是顯豁的。本文以"唐俊喬竹笛樂團"的實踐為例,在歷史發(fā)展傳承的視域下,通過樂團對傳統(tǒng)作品的演繹與再演繹,及新作品所構建的笛樂"新音響"來分析唐俊喬教授對竹笛在當代多元文化環(huán)境下的教學和演奏理念,探討當下竹笛及笛樂傳承和發(fā)展的藝術特征,嘗試性地展望這種古老樂器未來發(fā)展的可能。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bamboo flute and flute music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ousands of years in the long river of Chinese history. Flute and Xiao almost witnessed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ancient Chinese music.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wind instrument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Chinese music, its significance is obvious. This paper takes the practice of "Tang Jun Qiao Zhu Di Orchestra" as an example, i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field of heritage, 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and reinterpretation of traditional works by the Orchestra, and the "new sound" of flute music constructed by the new works, this paper analyzes Professor Tang Junqiao's teaching and playing ideas of bamboo flute in the contemporary multicultural environment.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bamboo flute and flute music, and tries to look forward to the possibility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is ancient instrument.
【作者單位】: 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學系;
【分類號】:J632.1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耿濤;竹笛吹奏中如何控制氣息[J];樂器;2000年06期
2 吳良松;如何選購一支稱心的竹笛[J];樂器;2002年11期
3 耿濤;中國竹笛藝術的歷史與發(fā)展概述(上)[J];樂器;2003年07期
4 耿濤;中國竹笛藝術的歷史與發(fā)展概述(下)[J];樂器;2003年08期
5 戢祖義;;淺談少兒竹笛教學[J];云嶺歌聲;2003年04期
6 ;《竹笛初級教程》近日出版[J];音樂天地;2004年12期
7 羅東亞;學習竹笛應掌握的演奏基礎知識[J];黃梅戲藝術;2004年04期
8 黃持一;;吹響我親親的金竹笛[J];黃河之聲;2006年05期
9 程玉彪;;談竹笛演奏的口風及其運用[J];藝術探索;2006年S1期
10 鞏建華;孫厚存;;吹起心愛的竹笛——獻給一位盲人[J];音樂生活;2007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卿劍;;淺談竹笛音色[A];學校藝術教育與素質教育論壇文集[C];2004年
2 鄧邦國;;淺析竹笛的演奏風格[A];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研究[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孟綺;五百竹笛安徽競技[N];音樂周報;2009年
2 何忠安;笛聲悠悠蕩古鎮(zhèn)[N];音樂生活報;2010年
3 竹言;竹笛演奏的新視野[N];音樂周報;2014年
4 胡亮;李增光竹笛“風雅天韻”[N];音樂周報;2008年
5 本報記者 汪建根;竹笛教育,,再不能各行其是了[N];中國文化報;2011年
6 楊偉杰;《舞笛》吹出南洋風[N];音樂周報;2014年
7 李娜;吳建藝 藝無止境 民樂為上[N];音樂生活報;2011年
8 唐若甫;“形象生動”的民樂[N];音樂周報;2013年
9 林丕顯;修整竹笛完善音色[N];音樂周報;2002年
10 珠海 林放;簡廣易與魏顯忠的兩張竹笛代表作CD[N];電子報;200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撖睿文;蒙古族風格竹笛曲創(chuàng)作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5年
2 崔彤;竹笛與民樂隊合作中音準、音色和音量問題[D];陜西師范大學;2015年
3 仝紫棠;建國后至八十年代東北三省具有影響力竹笛作品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5年
4 陳成;《竹笛協(xié)奏曲》創(chuàng)作札記[D];湖南師范大學;2015年
5 張桂馨;《鷓鴣飛》與《五梆子》竹笛演奏技巧之比較[D];吉林藝術學院;2015年
6 姜思文;竹笛演奏風格流派與演奏技法[D];吉林藝術學院;2015年
7 田坤;論西藏橫笛藝術[D];西藏大學;2016年
8 王展才;中國竹笛音色的相關因素探究[D];河南大學;2015年
9 趙遜;陜西竹笛藝術及演奏風格探究[D];西安音樂學院;2016年
10 李夢潔;陸金山竹笛演奏“八法要訣”研究[D];天津音樂學院;2016年
本文編號:15362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lelunwen/1536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