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化吹歌的傳承與發(fā)展探究
本文關鍵詞: 超化吹歌 民族器樂 傳承 發(fā)展 出處:《藝術評鑒》2016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超化吹歌作為一種古老的民族器樂合奏藝術,素有中國古代音樂的"活化石"之稱,它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內(nèi)涵豐富,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然而從開始發(fā)展到現(xiàn)在,超化吹歌雖然得到了文化館等相關政府部門的扶持,但是其生存現(xiàn)狀依然危機四伏,瀕臨消亡。作為本土音樂學習者,我們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對其進行宣傳保護,以期能有很好的傳承與發(fā)展。
[Abstract]:Chaohua blowing song, as an ancient ensemble art of national instrumental music, is known as the "living fossil" of ancient Chinese music. It has a long history and rich connotation and has been listed as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owever, it has developed from the beginning to now. Although Chaohua blowing songs has been supported by the cultural center and other relevant government departments, its survival situation is still perilous and on the verge of extinction. As native music learners, we have the unshirkable responsibility and obligation to publicize and protect it. In order to have a very good heritage and development.
【作者單位】: 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音樂學院;
【分類號】:J60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魚禾;;超化吹歌[J];尋根;2009年05期
2 李繼昌;;布依族嗩吶“吹歌”趣談[J];音樂愛好者;1982年04期
3 陳國營;;永年吹歌:這一吹,就悠揚了千百年[J];魅力中國;2007年04期
4 藍羽;;故鄉(xiāng)吹歌[J];詞刊;2011年11期
5 藍羽;李樹和;;故鄉(xiāng)吹歌[J];通俗歌曲;2012年08期
6 王苗青;張自儒;王月霄;;河北省曲陽吹歌現(xiàn)狀分析[J];河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7 項陽;;關于“吹歌”的思考[J];藝術評論;2012年03期
8 張延巖;;當代都市中的傳統(tǒng)文化遺產(chǎn)——休門吹歌的保護與傳承[J];才智;2012年06期
9 焉樹芬;范冬冬;;淺談昌黎吹歌的藝術特色[J];戲劇之家(上半月);2013年07期
10 劉江元;李潤生;;永年吹歌的傳承發(fā)展[J];大眾文藝;2013年20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馬衛(wèi)慶;吹歌搭臺 旅游唱戲[N];秦皇島日報;2006年
2 記者 冀晉萌;中國吹歌節(jié)標志確定[N];邯鄲日報;2011年
3 本報記者 冀晉萌 翟相哲;用吹歌提升邯鄲美譽度[N];邯鄲日報;2011年
4 記者 魏鵬;首屆中國吹歌節(jié)在永年廣府開幕[N];邯鄲日報;2011年
5 記者 苗志磊;第二屆中國·邯鄲永年吹歌藝術節(jié)開幕[N];邯鄲日報;2014年
6 王洪岐;燕趙藝苑瑰寶——吹歌[N];中國文化報;2003年
7 記者 劉俊禮邋通訊員 李紹光 王炎軍;新密“超化吹歌”納入國家級保護[N];鄭州日報;2008年
8 本報記者 劉毅;“我的管子演奏世界一流”[N];石家莊日報;2010年
9 ;永年吹歌[N];中國文化報;2011年
10 本報記者 劉亞輝 通訊員 楊夢來;讓子位吹歌吹遍五湖四海[N];保定日報;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張夢瑤;邯鄲市永年縣吹歌樂班的調(diào)查與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3年
2 郭小禎;南皮吹歌調(diào)查研究[D];河北大學;2014年
3 黃t,
本文編號:152589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lelunwen/1525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