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箏”當代發(fā)展一瞥
本文關(guān)鍵詞:“秦箏”當代發(fā)展一瞥 出處:《天津音樂學院學報》2016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秦箏 秦箏歸秦 傳統(tǒng)箏派 陜西箏派 秦箏學派
【摘要】:20世紀50年代以來,同其它許多傳統(tǒng)音樂門類一樣,當代箏樂藝術(shù)的發(fā)展經(jīng)歷著中西關(guān)系的碰撞與交融。如何在發(fā)展的同時,既吸收彼之長處,又保持自身特色?陜西箏人在復興秦箏的過程中,探索出一條成功之路:以實踐、理論、創(chuàng)作相結(jié)合的原則為指導,依托院校,扎根地域文化,尋根溯源,與時俱進,實現(xiàn)在新時代里傳統(tǒng)音樂的復興。
[Abstract]:Since 1950s, as with many other traditional music categories,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zheng music art has experienced the collision and blending of Chinese and Western relations. How in the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not only absorbed his strengths, and maintain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rocess of revival? Shaanxi Zheng qinzheng in exploring a road to success: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cre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relying on institutions, rooted in local culture, the root of times, achieve in the new era in the traditional music of the renaissance.
【作者單位】: 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音樂研究所;
【分類號】:J632.32
【正文快照】: 一、復興之路——“秦箏歸秦”(一)“秦箏歸秦”的歷史背景、歷史依據(jù)20世紀50年代,在國家政策的扶植下,隱沒在民間的箏樂遺產(chǎn)逐漸被引入到藝術(shù)殿堂、高等學府、專業(yè)演出團體。在全國經(jīng)濟條件十分困難的狀況下,各大音樂院校相繼設立了古箏專業(yè)。至此,作為民間音樂的傳統(tǒng)箏樂躋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子偉;李文軍;李淑芬;;秦箏溯源[J];浙江藝術(shù)職業(yè)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2 周延甲;;箏道本源——紀念陜西秦箏學會成立暨《秦箏》創(chuàng)刊30周年[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13年01期
3 魏軍;秦箏源流新證[J];交響.西安音院學報;1986年01期
4 魏軍;秦箏源流再證[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1990年01期
5 焦文彬;“秦箏歸秦”的提出及其歷史依據(jù)[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1993年04期
6 吳珊;;淺談秦箏流派的風格特點[J];音樂天地;2007年03期
7 魏軍;;秦箏源流三證——質(zhì)疑箏源于越地及西漸之說[J];中國音樂;2007年03期
8 盛秧;;復興之路 古樹新花——評析《秦箏文譜》與陜西箏派[J];中國音樂;2010年04期
9 田寧;;秦箏初探[J];大眾文藝;2011年16期
10 張潔;;秦人追琴夢 琴韻奏秦聲——簡述秦箏的的傳承與發(fā)展[J];音樂天地;2012年04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秦箏史話》出版[N];音樂周報;200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崔雯;秦箏與秦箏陜西流派[D];西安音樂學院;2010年
2 吳雨蒙;論秦箏歸秦的理論與實踐[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5年
3 李清;20世紀50年代以來秦箏樂曲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D];西安音樂學院;2011年
4 魏月明;仁智之思 和合之美[D];西安音樂學院;2012年
5 李九如;實踐出真知[D];西安音樂學院;2013年
6 芮子晶;秦箏余緒,南北之聲[D];中國音樂學院;2012年
7 萬斯斯;陜西箏派的繼承、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D];西安音樂學院;2011年
,本文編號:13423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lelunwen/1342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