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民歌潤腔歌唱性技巧探析
本文關(guān)鍵詞:漢族民歌潤腔歌唱性技巧探析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漢族民歌 歌唱技巧 運腔 音樂韻律
【摘要】:漢族民歌由于分布區(qū)域廣、方言種類多,因此產(chǎn)生了大量的異彩紛呈、風格獨特的漢族民歌。在學習民族聲樂過程中,不僅要掌握好發(fā)聲原理與歌唱技巧,還應對聲樂作品的風格、特色、韻味等構(gòu)成藝術(shù)演唱審美的因素加以了解和掌握。這些構(gòu)成藝術(shù)演唱審美的因素是通過潤腔技巧得以實現(xiàn)的,只有很好的掌握了這些潤腔技巧,并把它準確、靈活地運用于民歌歌唱中,才能賦予歌唱鮮活的生命力,形成自己獨有的演唱特色和風格。本文試從民歌潤腔個性風格的形成、民歌演唱中豐富的運腔技巧及潤腔內(nèi)涵等方面進行綜合闡述、分析,并結(jié)合發(fā)聲的科學理論,對民歌潤腔的歌唱性技巧進行解讀,使其能夠應用于漢族民歌演唱與教學之中。
【學位授予單位】:西安音樂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J616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甘露;;吉林漢族民歌中的民族意蘊[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2 李艷娜;付延格;;漢族民歌淺談[J];沙洋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2年02期
3 王維;;淺析漢族民歌傳承的原因及當下困境[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年03期
4 周梅;;騰沖北部漢族民歌述略[J];音樂創(chuàng)作;2013年05期
5 周梅;葛巖;;騰北漢族民歌的保護與傳承[J];保山學院學報;2013年03期
6 暴俠;高揚;;雪花伴著歌聲飛——黑龍江漢族民歌簡介[J];音樂愛好者;1982年02期
7 苗晶;我國北方漢族民歌近似色彩區(qū)的劃分[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83年03期
8 黃允箴;漢族人口的歷史遷徙與南方漢族民歌的色彩格局[J];中國音樂學;1989年04期
9 苗晶;中國漢族民歌[J];藝術(shù)探索;1994年01期
10 王文仁;王大璋;;河西漢族民歌的內(nèi)容及其曲調(diào)特點——以張掖民歌為例[J];絲綢之路;2009年08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小亮;漢族民歌潤腔歌唱性技巧探析[D];西安音樂學院;2016年
2 關(guān)意寧;東北漢族民歌音樂特點的多視角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3 蔡小艷;簡述湖南漢族民歌藝術(shù)特點[D];上海音樂學院;2012年
4 雷成靖;浙南漢族民歌研究[D];溫州大學;2013年
5 丁立敏;明清以來北京地區(qū)漢族民歌的傳播及其藝術(shù)特征[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6 張鴿;中國當代音樂創(chuàng)作中東北漢族民歌素材運用之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7 周曉平;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漢族民歌分析[D];江西師范大學;2002年
8 單丹丹;對東北漢族民歌潤腔的思考[D];上海音樂學院;2012年
9 張宏;繼承、借鑒、融合[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6年
10 張映蘭;夏娃的吟唱[D];武漢音樂學院;2006年
,本文編號:13014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lelunwen/1301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