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川江船工與木船
發(fā)布時間:2017-12-17 01:21
本文關(guān)鍵詞:歷史上的川江船工與木船
【摘要】:蜀麻吳鹽自古通,萬斛之舟行如風。千百年行駛川江,下水推橈搖櫓,上水陸行拉纖的人力木船,今已不可復見,本文以昔年身經(jīng)目驗的所歷聞見,從船舶、風帆船具、船工技術(shù)分工、職掌及其勞動和生存狀況,論次考述歷史上川江木船航運的相關(guān)情況。
【分類號】:J607
【正文快照】: 郭蘭英的歌唱得人心暖:“一條大河寬又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我家就在岸上住,聽慣了艄公的號子,看慣了船上的白帆。”川江上的艄公和白帆,是什么樣子?一、川江號子動北京“號子”是船工推橈(搖櫓)、拉纖過程中為整齊動作以奮力齊心而高聲呼喊的唱和應答之詞,又叫做“棹歌”。19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鄧曉;“川江號子”的文化內(nèi)涵[J];中華文化論壇;2005年01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楊慶甲;大型交響合唱《川江頌》解讀[D];西南大學;2015年
2 李思穎;從《印象·武隆》看川江號子的傳承[D];重慶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2982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lelunwen/129821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