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清末民初張家口地區(qū)的民間歌謠
本文關鍵詞:淺析清末民初張家口地區(qū)的民間歌謠
【摘要】:民間歌謠是民心的社會藝術表達,在街頭巷尾廣為傳唱。清末民初的張家口地區(qū)有大量的民間歌謠被保留下來,內容涉及時政、社會、婚姻和家庭等各個方面,對研究地方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單位】: 河北北方學院法政學院;
【基金】:河北北方學院人文社會科學面上項目(S201410)
【分類號】:J607
【正文快照】: 網絡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3.1415.C.20161128.1032.018.html網絡出版時間:2016-11-28 10:32:14清末民初的張家口地區(qū)充滿思考的活力與變革的動力。這種震蕩式的變化,既反映在一系列的政治變遷之中,也表現在民間歌謠內容的不斷變化中。這些民間歌謠,或者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安黔;;論民間歌謠的詞曲對應關系及其意義和價值[J];理論與當代;2007年10期
2 寧亞肖;寧可夫;;湖南婁底民間歌謠在勞動生活中的實用功能及特征[J];新學術;2008年04期
3 渠勝恩;;淺析民間歌謠的藝術美[J];大眾文藝;2010年11期
4 馬蘭;;保定民間歌謠儀式歌主題探佚[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2年07期
5 張_";;我國早期報刊中的民間歌謠征集、研究活動考察——以“歌謠運動”為例[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2013年02期
6 于爾茨·阿丹;羅馬尼亞民間歌謠的插圖(木刻)[J];美術;1961年06期
7 許英國;民間歌謠的社會功能初探[J];青海民族學院學報;1991年02期
8 焦蘊 ,閆天民;淺談南陽民間歌謠的特點及現實意義[J];南都學壇;1992年02期
9 武鷹;山東民間歌謠簡論[J];齊魯學刊;1994年05期
10 何綿山;福建民間歌謠探魅[J];福州師專學報;1999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徐艷蘭;徐金海;;淺談《蔡甸民間歌謠集成》的小名謠[A];荊楚文化與民俗論叢——1997—2001湖北省群眾文化獲獎論文匯編[C];2001年
2 孟慶惠;;徽州民間歌謠中的婦女形象[A];安徽省徽學學會第二屆理事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3 郭崇林;;黑龍江民族民間歌謠述評[A];龍江春秋——黑水文化論集之三[C];2005年
4 馮穎欽;;漢英重疊詩法比較[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記者 高曉軍;越來越遠的滎經民間歌謠[N];雅安日報;2009年
2 河北省廊坊市科協(xié) 翟冀平;由俗語俚歌想到科學普及[N];大眾科技報;2009年
3 張經武;關注民間文論[N];中國文化報;2005年
4 李麗丹;把握時代脈搏 奉獻學術精品[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6年
5 朱琳;與眾不同的文學觀照[N];光明日報;2007年
6 陳華平;伍家溝:說故事的人不見了[N];中國文化報;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孫麗莎;棗莊民間歌謠語言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5年
2 劉穎;吉林民間歌謠的文化意蘊[D];吉林藝術學院;2015年
3 崔洋;民間歌謠教學與體驗活動設計[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6年
4 蘇新星;晉城民間歌謠語言特色研究[D];河北大學;2011年
5 羅建軍;黃石民間歌謠修辭初探[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6 陳藝鳳;近現代閩臺閩南語民間歌謠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7 景建建;唐代民間歌謠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8 安靜;黔西北彝族民間歌謠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9 徐晶晶;論民間歌謠在新農村文化建設中的作用[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10 梁春紅;先秦民間歌謠的社會功能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2497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lelunwen/1249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