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族樂器“技法母語”的歷史邏輯
本文關(guān)鍵詞:中國民族樂器“技法母語”的歷史邏輯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中國民族樂器 技法母語 身份塑型
【摘要】:中國民族樂器"技法母語"的歷史邏輯,根本上是點、線、腔的結(jié)構(gòu)力發(fā)展邏輯。用四個歷史時期中兩個對應關(guān)系來表達,即為先秦時期金石、吹管樂器與點線演奏技法奠基;漢魏時期語言性表達與演奏技法獨立性確立;唐宋時期彈撥盛世與演奏技法時空意象塑造;元明清時期弓弦"包腔"與演奏技法潤腔體系建構(gòu)。"技法母語"是"喚起記憶"、構(gòu)建民族乃至國家認同的重要媒介,也是當今中國民族音樂價值重估與學理重建的根本依據(jù)。
【作者單位】: 南京藝術(shù)學院;上海音樂學院;
【基金】:作者主持的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民族樂器演奏的美學傳統(tǒng)及當下實踐研究》(編號:12YJA760070) 2015年度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第八批特別資助項目《中國上古禮樂關(guān)系研究》(編號:2015T80443) 2016年度上海市高峰高原學科建設資助項目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J632
【正文快照】: “技法母語”①是對中國民族樂器演奏“技”與“法”所具有的“母語”屬性的標示。中國民族樂器“技法母語”基于各樂器長期演奏實踐不斷積累形成,是與相對穩(wěn)定的民族音樂風格及審美心理相生成、相呼應的演奏方式方法和技術(shù)技巧。本文通過進一步鉤沉、辨識、歸納各民族樂器“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曉霞;;對博物館內(nèi)中國民族樂器陳列的思考——以閔行博物館為例[J];天津音樂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2 毛繼增;中國民族樂器的發(fā)展趨勢──樂器改良[J];藝術(shù)科技;1995年04期
3 ;99中國民族樂器(二胡)制作大賽落幕[J];人民音樂;1999年12期
4 白寶石;;中國民族樂器的歷史與現(xiàn)狀之研究[J];青年文學家;2012年08期
5 李守玉,李藝輝;從比較中看中國民族樂器[J];聊城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6 豐元凱;;中國民族樂器改革與生產(chǎn)的發(fā)展——建國初期中國民族樂器的狀況[J];演藝設備與科技;2006年01期
7 周瑾;;中國民族樂器與“女子十二樂坊”[J];對外傳播;2008年01期
8 趙小林;;改良創(chuàng)新 力求完美——中國民族樂器的改良[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8年08期
9 付璐;;中國民族樂器造型的美學研究[J];民族藝術(shù)研究;2010年04期
10 朱嘉星;;《中國民族樂器音響標準庫》課題研討[J];演藝科技;2010年12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付曉東;“中國民族樂器音響標準庫”項目啟動[N];中國文化報;2008年
2 ;;“女子十二樂坊”在日本人氣旺[N];市場報;2004年
3 黑龍江 王銳;琴藝網(wǎng)上學[N];電腦報;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和江燕;20世紀中國民族樂器改進研究[D];山西大學;2011年
2 彭莉莉;社會性別視角下影響中國民族樂器選擇的因素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年
3 王力;“籌”樂的研究[D];鄭州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2382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lelunwen/1238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