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與現代的交融——巴伯《夜曲》op.33創(chuàng)作研究
本文關鍵詞:傳統(tǒng)與現代的交融——巴伯《夜曲》op.33創(chuàng)作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塞繆爾·巴伯 夜曲 十二音 傳統(tǒng)與現代
【摘要】:塞繆爾·巴伯是20世紀美國著名的作曲家,創(chuàng)作的許多作品具有新浪漫主義風格,作品在遵循傳統(tǒng)的曲式結構、運用傳統(tǒng)的和聲手法的基礎上結合現代作曲技法創(chuàng)作而成,音樂注重情感的表達,旋律通俗流暢。本文研究的《夜曲》op.33,是建立在傳統(tǒng)三部性結構的基礎上,運用浪漫主義時期典型的夜曲織體,并將十二音、泛調性等現代作曲技法融入其中創(chuàng)作而成的作品,它開創(chuàng)了20世紀夜曲創(chuàng)作的新紀元。本文通過對《夜曲》的結構、材料的發(fā)展及調性處理等方面的分析與研究,來闡述巴伯式的具有新浪漫主義風格特點的夜曲創(chuàng)作。
【作者單位】: 湖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分類號】:J614
【正文快照】: 塞繆爾·巴伯(1910-1981)是20世紀美國著名的作曲家。將傳統(tǒng)技法與現代技法在作品中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是其音樂創(chuàng)作的主要特點!兑骨穙p.33創(chuàng)作于1957年,作品建立在傳統(tǒng)的三部性的曲式結構之上,運用浪漫主義時期夜曲典型的旋律形態(tài)以及伴奏織體與十二音序列相結合發(fā)展而成,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帆;;淺析塞繆爾·巴伯《漫游集》的音樂風格[J];北方音樂;2010年07期
2 廖勁斌;塞繆爾·巴伯與他的鋼琴曲《漫游集》[J];鋼琴藝術;2003年09期
3 吳晚屏;;巴伯聲樂作品的最佳詮釋者:斯蒂伯與普萊斯——歌唱家詮釋巴伯作品的共性初探[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4 馮微;;巴伯《漫游集》之一中的曲式與和聲現象[J];浙江藝術職業(yè)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5 張涓;巴伯音樂作品中的抒情性[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1年03期
6 朱秋華;;巴伯的音樂個性與他的序曲《造謠學校》[J];音樂愛好者;1992年04期
7 鄭小鐘;美國現代作曲家——巴伯·塞繆爾 (Barber,Samuel 1910—1981)[J];交響.西安音院學報;1984年02期
8 賈琦;;解析巴伯《弦樂柔版》的藝術魅力[J];黃河之聲;2012年05期
9 武文璨;;巴伯鋼琴組曲《紀念集》的演奏技法研究[J];音樂時空;2014年08期
10 連凱凱;;巴伯的藝術歌曲《多弗海灘》音樂分析[J];藝術教育;2012年07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史夏洋;當傳統(tǒng)遇上巴伯[D];福建師范大學;2014年
2 吳珊珊;巴伯肖譜合唱課程的教學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11年
3 徐志華;賽繆爾·巴伯晚期創(chuàng)作風格探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9年
4 吳晚屏;塞繆爾·巴伯的聲樂套曲《隱士之歌》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05年
5 朱曉菲;爵士元素在塞繆爾·巴伯《漫游集》的體現及表現手法探究[D];上海音樂學院;2014年
6 何s,
本文編號:11900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lelunwen/1190050.html